】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國關係的未來:中美將如何相處?
http://www.CRNTT.com   2022-03-04 00:31:44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創始院長格雷厄姆·艾利森(視頻直播截圖)
 

  王輝耀肯定了艾利森的觀點,他補充,中美關係是不可分割的,因為兩國利益你中有我中有你。在冷戰的時候,可以說是蘇聯和美國或者說是東西之間的兩個陣營,但現在經濟、人員、旅遊業等等的交流越來越密集了,中國每一年都會向美國輸送五十萬左右的留學生,反之亦然,還有很多國際學生來中國留學,所以“新冷戰”或者說是冷戰本身是非常陳舊的,更不用說消費市場和全球供應鏈的發展在各個國家不斷深入。王輝耀說:“我們非常希望中美之間的關係加強,中國、美國還有歐盟等能有更加密切的合作,我們應該更加平穩地去接受對方,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最後,兩位學者對於未來五十年中美關係的走向作出了展望。艾利森認為,未來中美之間應該做的最核心的事情是尋找一個辦法躲避“修昔底德的陷阱”。在1940年左右的時候,德國和英國是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互相之間的投資也非常的多,留學生也特別多,甚至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還有親戚關係,但是隨著崛起國不斷的崛起和守城國能力的衰退,還是走向了戰爭。艾利森說:“我們要以史為鑒,尤其是要以二戰的慘痛結局為鑒,我憂心忡忡的一點就是我們會重複歷史,在任何一個時間點這種情況都可能會發生。我們希望能夠跳出這種框子,或者說跳出歷史的車輪,我們需要把這種車輪的橫折拉出一條斜線去,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從這種限制條件中跳出來,去思考新的方式,另辟蹊徑。”

  王輝耀非常同意艾利森的觀點,他強調,我們要避免“修昔底德的陷阱”,因為它的結局是我們沒有辦法承受的災難。在未來的五十年當中,我們需要發揮人類的智慧,我們現在已經有了新的技術,而且我們生活在地球村,新加坡的學者馬凱碩也說過中美二者之間是不能夠分割的。在新技術的發展和融合的過程當中,我們其實可以互相接受,而不是互相排斥。王輝耀說:“五十年前我們有了這樣的一個黃金的時間點,現在我們在另外一個絕佳的破冰的時間點,我們希望尋找一種互相融合、互相理解的渠道,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民族的文化,更需要有一種真正的全球的、普世的文化。所以現代化還有扶貧可以改變人們好鬥的人性,更好地推動未來五十年的人性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