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接受本報採訪時,代表委員普遍表示,有信心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更好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牢牢端穩中國碗
在國際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疫情災情叠加影響的背景下,2021年,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達到13657億斤,增產267億斤,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代表委員表示,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裕、供應充足、市場穩定,這充分表明,中國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四川省廣安市是農業大市,下轄6個縣(市、區)中有4個產糧大縣。全國人大代表、廣安市委書記張彤表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證糧食安全,我們責任在肩。”張彤介紹,過去一年,廣安新建高標準農田21.4萬畝,糧食播種面積438.2萬畝;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優化服務強保障,全面落實穩糧惠農政策;打好自然災害防禦戰,最終糧食總產量達183.7萬噸,實現七連增。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耕地保護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長牙齒”的硬舉措,代表委員表示,要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提高耕地質量,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於革勝認為,應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水平,堅持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並重、建設數量與建成質量並重、工程建設與建後管護並重。此外,充分運用大數據、衛星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有助於推動全國農田建設管理綜合平台建設,加強動態監管和精准化管理。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原董事長解學智認為,可以在提高農地利用效率和單產水平上下功夫,加強高產增產技術研發與推廣,做好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相關工作。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邑縣富民小麥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德東認為,農業種質資源是種業原始創新的物質基礎,良種培育從源頭上為糧食安全提供了強大支撐。就糧食作物增產而言,在肥料、農藥、水和農機具投入相對穩定的條件下,依靠科技改良品種的作用日益凸顯。應完善科研單位、高校、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協同攻關機制,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優勢資源,培育更多抗逆性強、產量高、品質優的品種。
脫貧群眾生活更上層樓
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不少來自基層的代表委員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奮鬥起點。去年以來,監測幫扶機制不斷完善並強化落實,工作機制、政策舉措、機構隊伍等銜接有序推進,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中央財政針對脫貧縣的政策措施十分給力,讓我們能更好聚焦發展重點產業。”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副縣長歐彥伶說,她的家鄉是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支持讓曾經深度貧困的仫佬山鄉穩步推進鄉村振興,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走上了邁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