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當前正值春耕大忙時節,既是農資產品銷售旺季,也是制售假冒偽劣農資行為的高發期。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近日多地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為春耕生產和全年農業保駕護航。鏟除滋生假冒偽劣農資的土壤,要構建高質量的農資產業體系和規範有序的農村市場體系。
總體來看,農村領域的假冒偽劣行為有兩大類問題較突出,一是假冒偽劣食品,二是假冒偽劣農資。前些年,“康帥傅”“雷碧”等假冒偽劣食品在部分農村大行其道。近年來,各地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目前狀況已得到較大改善。與假冒偽劣食品相比,假冒偽劣農資問題更為複雜,治理難度也更大。假冒偽劣農資難以僅從表面確定其真偽,加之農業生產周期長、發生事故責任認定難,農戶維權成本高、企業打假成本高。去年以來,化肥等農資價格在高位運行,容易誘發違法行為發生。
農資是農業生產的基礎,直接關係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近年來,農業生產進入高成本階段,農資對農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據測算,農資投入占糧食作物整體生產投入的28%以上,園藝作物、畜禽養殖的農資投入占比則更高。現在,農資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比如,有機肥推廣不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質量不過關的有機肥以價格優勢占據市場,不但達不到預期效果,有的還會污染環境。可見,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綠色安全的投入品是基礎。提高農業競爭力,要以農資打假推動形成綠色優質導向。
儘管連續多年開展農資打假行動,農資市場得到持續淨化,但滋生假冒偽劣農資的“土壤”還未能徹底鏟除。一方面,傳統風險因素猶存。農資生產經營主體多而散、小且弱,農資監管手段還不足,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另一方面,一些新動向需要警惕。農資違法手段更加隱蔽,難以有效懲處。以種子為例,“假品牌、假手續”的傳統假種子基本銷聲匿跡,市場上的假種子大多是套牌種子。這些種子甚至有品種審定證書等手續,本身質量也還算過關,但侵害了植物新品種權,影響了種業創新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