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鄉村、完善數字經濟治理……數字經濟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過去一年,隨著“共同富裕”目標的提出,以及新的監管和調控政策相繼出台,數字經濟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如何在監管調控加強的背景下,將數字經濟平台的發展方向與國家戰略相契合,進一步發揮企業獨特優勢實現“齊步走”,成為各方關切。
專家表示,數字經濟平台需要重新審視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凸顯社會責任和社會價值在整體戰略中的考量。利潤最大化不能成為企業追求的唯一目標,而要將數字技術服務於高質量發展大局,尤其是發揮平台企業在穩定就業、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製造領域是主戰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暢通國內大循環,重在突破供給約束堵點,重在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產業全鏈路數字化升級是實現貫通各環節、形成供需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的重要途徑,也是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先進技術緊密結合,從而形成了數字經濟動力。”在近日人民政協報主辦的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主題座談會上,工信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表示,互聯網企業和工業企業要深度融合,前者要深入了解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製造業,而後者也要增強數字化、智能化的主動性。
針對產業數字化的重點方向,李毅中認為,工業製造業是主戰場。“工業製造業體量大、門類多、技術複雜、任務繁重。互聯網企業經過前半場,積累了人才,積累了資本,應及時把注意力從消費服務領域轉向工業製造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