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1日電/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逐漸升級,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趨勢愈發明顯,消費市場提質擴容速度顯著加快。在日益活躍的消費市場背後,蘊藏著巨大的消費高質量發展潛力。
經濟日報發表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菲文章表示,從“剛需型”到“享受型”,消費的內容不斷拓展,消費的質量不斷升級。消費者的品位與審美在提高,對產品的體驗越來越重視,高品質越來越受追捧。例如,電器類的洗地機、衣物消毒機、油煙淨化器,日用品類的留香珠、洗衣凝珠,運動戶外品類的瑜伽裝備、各類健身器械等,都已成為消費者“購物車”裡的常客。
從量變到質變,消費結構逐步實現了升級與變革,在這一過程中,商家也在不斷豐富產品矩陣,布局廣闊的產品賽道,在更好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新需求的同時,加速了行業的良性競爭和成長,形成了正向循環。
文章指出,隨著物流和信息服務不斷下沉,消費觸達的地域範圍不斷延展,更多地區的消費潛力被挖掘出來,為高質量消費提供了更加廣闊的人群基礎。數據顯示,近3年西藏阿里地區、海南三沙市、新疆昆玉市和喀什地區、甘肅酒泉市等地線上消費年均增長率遙遙領先。在偏遠地區建立配送站、啟動大件配送業務、布局倉儲物流園區……從“不包郵”到“當日達”,高質量商品“走出去”又“走進來”,地理位置不再是消費提質升級的阻礙。
此外,縣域農村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和生產能力也在加速釋放。數據顯示,去年底中國現有行政村已實現“村村通寬帶”,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59.2%,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網絡支撐。大量社會服務進村入戶,農村電商、直播帶貨蓬勃興起,鄉村旅遊、智慧農業快速發展、活力十足。鄉村振興與消費升級成為重塑農產品商業化邏輯的兩股關鍵力量,助推農業產業鏈供給與市場需求相融合,使得原產地農產品從“土疙瘩”變成了“香餑餑”。縣域農村市場正在主動、深入地融入國內大循環,為促消費、穩增長貢獻重要力量。
文章強調,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是推動經濟走向長期穩定增長的關鍵內生動力。受疫情反覆和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提振消費還有很大空間和潛力。接下來,需要行業和企業繼續優化供給、提質擴容,積極培育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發掘新的消費增長點,從而進一步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不斷鞏固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