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美國《紐約時報》網站3月16日發表題為《隨著俄羅斯深入烏克蘭,核戰爭的風險有多大?“不是零。”》的文章,作者為馬克斯·菲舍爾。全文摘編如下:
隨著俄羅斯和北約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對峙升級,核戰略家和前美國官員警告說,意外滑入直接衝突的風險雖然遙遠,但在不斷增大發生核戰爭的風險。
雙方領導人強調,他們認為這樣的戰爭是不可想象的,儘管他們在為如何實施這樣的戰爭做準備並發表聲明。但專家強調,這種擔憂並非有意導致戰爭升級,而是誤解或挑釁太過分,以至於隨著各方爭先恐後地作出反應,逐漸失控。
俄羅斯說,它認為西方政府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和其他增加的軍事援助等同於戰爭,並暗示它可能會襲擊北約的車隊。上周末,俄羅斯導彈擊中了距離波蘭領土僅數英里之遙的一處烏克蘭基地。
德國漢堡大學核戰略家烏爾裡希·屈恩說:“這些事情讓我非常擔心那裡的緊張局勢升級。”他說:“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極低,但不是零。這是真的,而且可能還會繼續增加。這些事情可能會發生。”
核紅線模糊不清
至少自2014年俄羅斯與西方關係高度緊張以來,莫斯科就制定了一項可能使用核武器來應對“國家本身存在”面臨的任何威脅的政策。
2017年,莫斯科發表了措辭模棱兩可的學說,稱在一場重大衝突中,它可能會“展示動用非戰略核武器的戰備和決心”,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可以描述成一次核發射。
第二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說,俄羅斯可能會在本土遇襲的“幾秒鐘內”使用核彈頭——這令人擔心邊界小規模衝突或其他事件如果被誤認為是更嚴重的事件,可能會引發核打擊。
俄羅斯政府2020年的一份文件似乎進一步擴大了這些條件,提到使用無人機和其他設備有可能觸發俄羅斯的核紅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