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刊”的發布與試行,是期刊評價的新動向,回應了業界學界對新期刊評價體系的呼喚。這一新動向,不僅將有力破除“四唯”“五唯”“SCI至上”等錯誤觀念,還清晰預示了今後期刊評價乃至整個學術評價的大方向。這一新評價體系勢必對重塑科研行為和營造科研生態等帶來正向影響,其意義不可不察。
同樣需要看到的是,“T刊”目前尚處試點階段,仍有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和改進。在2020年、2021年發布的有關通知和實施方案中,尚缺乏對科技期刊“共性”的定性指標和定量評價指標體系的頂層設計,不便於各學科領域在共性評價標準及指標上的統一,也不便於各學會集中精力對各學科個性指標的設計。同行專家遴選、專家信用、專家評價質量再評價(元評價)等制度建設也還有待繼續完善。
此外,還要防止新的簡單粗暴的“以刊評文”問題的出現。以“核心期刊”“來源期刊”等評價論文質量,一直以來廣受詬病。儘管“以刊評文”在諸如一般性的合格評價等評價場景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簡單易行,便於操作,但在複雜的、精細的、關涉重大利益的評價中並不適用。即便是“高質量期刊”,雖然其所刊載論文大多數是高質量的,但絕非全部,且論文水平也有高下之分。因此,在鼓勵向高質量期刊投稿發表成果的同時,也要防範新的“以刊評文”勢頭。
由此引申的一點就是,要針對不同的評價目的,恰當使用T級分區目錄,對某些特殊情況應有“例外”管理。對於重要的、複雜而精細的評價,刊發論文的期刊級別僅是參考,關鍵還是要看論文質量,以免重蹈評價簡單化、片面化的覆轍。以研究生發論文來說,一般性的准入、合格評價,可利用T刊目錄,而對於國家獎學金、優秀學位論文等精細評價,則不能僅看發文期刊的級別,還應仔細審視和評估其學位論文和其他論文的質量,避免“簡單化”。
T區分級期刊新評價體系現已破土而出,對於這個“新苗”,理應多加呵護,助其茁壯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