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近期,各銀行陸續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和年報。整體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得到明顯提升,但從結構上看,全國性銀行的業績增速明顯高於區域中小銀行。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小銀行掉隊了。目前中小銀行在資本補充、治理結構、資產質量等方面存在顯著短板,與全國性銀行的發展差距正持續拉大。
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生力軍,我國有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代表的4000多家中小銀行,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面臨發展困境,中小銀行需要攻堅克難,迎頭趕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中小銀行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資產處置。一句話言簡意賅,明確了中小銀行相關工作的關鍵點和發力方向。
當前,深化中小銀行股權改革和公司治理勢在必行。部分中小銀行治理體系和內控體系不健全,存在股東大量關聯交易,掏空銀行資金,甚至是內部人控制,導致風控審批制度形同虛設等。諸多處於監管灰色地帶的行為成為中小銀行治理和經營中最主要的風險來源。包商銀行和錦州銀行都存在大量資金被大股東違法違規占用,長期難以歸還,最終導致嚴重的信用危機。完善公司治理正是抓住了中小銀行改革的根本性問題。要認識到,如果公司治理體系不完善,不能有效約束股東和管理層的行為,中小銀行一旦淪為大股東的提款機或高管層的謀利工具,那麼即使通過多渠道補充資本金的方式暫時解決了銀行的財務問題,也不能化解治理和經營中的根本性風險,最終將難以持續。
加快不良資產處置作為防範化解風險的重要手段,也應是當前工作的重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加快不良資產處置”,凸顯了其重要性。要守住銀行的風險底線,就必須控制好不良貸款率,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銀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中小銀行不良貸款率目前仍處於高位。2021年第四季度,城商行整體不良貸款率為1.9%,農商行整體不良貸款率為3.63%,均較上一季度有所抬升。而當前中小銀行對不良資產處置的方式以及相關手段不夠豐富,化解風險能力有待增強,需要各方協同發力。近期,監管部門正積極推進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參與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處置;一些地方政府圍繞不良資產處置,也開展了專項行動。諸多舉措均有助於提振中小銀行發展信心,推動長遠穩健經營。
有關部門還需多措並舉,加快推動不良資產處置模式創新。有研究機構預測,2022年銀行新增信貸供給壓力不減,新增不良貸款餘額將大概率增加,加上“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信托、保險、租賃等非銀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也將持續釋放,不良資產市場持續擴容。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將面臨不良資產市場擴容、處置模式卻過於單一的尷尬困境。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要鼓勵更多市場主體參與不良資產處置,創新方法和手段,盡快提高不良資產處置能力和水平,提升處置效率。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陸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