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華人公共墓園被稱作“義山”,當地人常說清明節要“上山掃墓”或“拜山”。按當地風俗,掃墓前要先拜土地神——大伯公。華僑華人入鄉隨俗,在拜完大伯公等土地神後,再前往墓園祭掃,或在靈骨塔下的拜桌祭奠親人。此外,有百餘年歷史的吉隆坡廣東義山近些年推出“綠色清明、文明掃墓”的理念,提倡減少祭拜品,呼籲民眾自行清理祭掃殘餘。當地華人紛紛以行動支持。
部分日本華僑華人選擇在家中祭掃,有人會購買微型墓地模型,將逝去親人的照片鑲嵌其中,用模型進行祭祀;也有人會在住處擺上先人的遺照,奉上鮮花和線香,以示紀念。
此外,國外一些公園、寺廟推出針對華人社區的祭祀服務,以方便當地華僑華人用多樣的方式追思先人。
“雲”寄思念 情思未淡
新冠疫情中斷了不少華僑華人的返鄉祭祖路,“雲祭掃”“代祭掃”等寄托哀思的方式隨之興起。
僑鄉青田有33萬華僑華人遍及世界各地,為滿足民眾的祭掃需求,2020年起青田推出“雲祭祀”服務,民眾可以在網上公祭英烈、祭祀先祖。
愈來愈多的地區推出線上祭掃平台,華僑華人可以通過網絡,在指尖訴說對逝者的思念。其實,只要心中保有對親人的眷戀,無論是墓前祭掃還是代祭、遙祭,都是最好的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