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5日電/據新華社報道,殯葬服務回歸公益屬性、選擇更綠色文明的節地生態安葬方式,代客祭掃、網絡祭掃等新型祭掃方式日益深入人心……這個清明節,一股殯葬清風正吹拂華夏大地,讓逝者安息,讓生者慰藉。這是我國近年來不斷推進殯葬改革而結出的累累碩果。
更惠民:殯葬公共服務日益完善
“我母親逝世3天後開始治喪,本以為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沒想到這裡服務周到、價格還透明。”近日,在湖南省益陽市殯儀館給母親舉行完追悼會的市民陳先生終於放下心來。
2022年1月29日,益陽市殯儀館正式由市民政局接管,實現公益屬性回歸。益陽市殯儀館所有收費項目一律公示上墻,實現明碼標價,免費為喪戶提供司儀服務、電香、電燭、電紙盒、多功能貢台等殯葬服務設備。平均每場喪事的花費較之前減少3000元左右,得到治喪群眾的廣泛好評。
轉變不僅發生在益陽。日前,湖南相關部門出台規範殯葬服務價格管理文件,明確政府指導價服務項目最高利潤不超過15%,並對全省殯葬服務機構開展成本監審。目前,湖南各地殯葬服務價格降幅達到40%左右,最高降幅達69.4%,有效解決了殯葬墓地價格高、殯葬服務收費亂的問題,切實為群眾減輕了喪葬負擔。
如何強化殯葬服務民生保障功能,讓逝者安息、生者慰藉是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普遍思考的重要問題。
近年來,民政部、國家發改委不斷加強殯葬設施建設,提升殯葬公共服務能力。“十三五”期間,殯葬基礎設施納入了社會服務兜底工程,中央預算內資金投入23億元,補助609個地方殯儀館和公益性骨灰堂建設項目。僅2021年就投入10.8億元用於支持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此外,民政部還加大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中西部貧困地區殯葬設施設備新建改造力度,群眾治喪條件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