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努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
http://www.CRNTT.com   2022-04-07 08:20:25


實現國家中長期發展目標需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
  中評社北京4月7日電/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著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是從容應對更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有效緩解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三重壓力的需要,為我們做好下一階段的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需要正確理解好、準確把握好、堅決落實好。

  立足以穩應變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研究員張宇賢文章表示,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繼續名列前茅、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社會民生持續改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邁上新台階,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2022年,面對仍在持續的世紀疫情、加速演進的百年變局、日趨緊張的地緣政治,經濟發展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堅持以穩應變,是應對外部挑戰、化解三重壓力、實現國家中長期發展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

  應對外部挑戰需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世紀疫情叠加百年變局,使國際環境的複雜性、不確定性和嚴峻性明顯上升。從國際政治看,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孤立主義、民族主義不斷加劇,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正處於高度動蕩期、深刻重塑期,大國博弈更趨複雜多變。從國際經濟看,世界經濟復甦步伐不穩固不均衡且有明顯放緩跡象,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轉依然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考驗,全球資源能源產品供需形勢依然緊張,主要國家通脹壓力不斷加大,發達國家量寬政策退出的負外溢性將進一步增加。面對這樣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要求我們必須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必須以國內經濟環境的穩,去從容應對外部環境的變。

  化解三重壓力需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指出,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這是一個符合客觀實際的重要判斷。從需求側看,2021年,中國消費和投資雖然保持了較高增速,但剔除基數影響後,增幅均明顯低於疫情前的趨勢水平,國內需求較為低迷。外需雖然保持了高速增長,但可持續性並不強。從供給側看,國際供應鏈缺芯、缺電、缺氣、缺櫃、缺工等問題交替出現,能源、礦產資源、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輪番上漲,加之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科技圍堵和打壓,使中國產業鏈供應鏈正常運行受到較大干擾。從預期上看,正是由於受到需求收縮、供給衝擊的影響,市場主體對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擔憂增加、預期轉弱。因此,要穩妥化解經濟發展面臨的三重壓力,就必須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確保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

  實現國家中長期發展目標需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經濟發展過程實際上也是國家發展目標迭代升級的過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歷史經驗證明,只有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不斷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家戰略才能順利實施,中長期發展目標才能如期實現。

  把握內涵實質

  文章分析,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蘊含著多重內涵,既強調量的合理增長,又促進質的穩步提升,必須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統籌好發展和安全,防範化解好各類風險,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量的合理增長是保持平穩健康經濟環境的必然要求。經濟增速是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綜合性、基礎性指標。只有保持經濟的合理增速、量的合理增長,才能改善市場主體預期、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才能增加就業、改善民生,才能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增強國際競爭力和防範化解國內外風險的能力。

  質的穩步提升是保持平穩健康經濟環境的本質特征。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保持經濟的合理增速,絕不是要走粗放型發展的老路,而是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創新擺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續提升中國經濟增長質量。

  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是保持平穩健康經濟環境的重要保障。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風險發生了深刻而複雜的變化。從國際看,百年變局加速演變,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風險源風險點明顯增多,“黑天鵝”“灰犀牛”事件時有發生,輸入型風險大大增加。從國內看,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社會結構轉型,發展改革進入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也容易引發內生性風險。因此,要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就必須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中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堅持底線思維,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築牢保持平穩健康經濟環境的“防火墻”。

  形成政策合力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基礎好、發展潛力大、政策有空間、制度有保障,只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堅持系統觀念,樹立辯證思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既講“兩點論”,又講“重點論”,加大政策力度,提高政策精度,形成政策合力,就完全能夠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實現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堅持跨周期調節與逆周期調節相結合,更加注重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跨周期調節是中國宏觀調控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是對逆周期調節的拓展、完善和升級。跨周期調節和逆周期調節既相互補充又各有側重。逆周期調節主要是熨平經濟短期波動,防止經濟大起大落,而跨周期調節則更加注重把長期目標和短期政策相銜接,以長期目標引領短期政策方向,以短期政策服務長期目標實現。目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穩增長已成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我們在實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的同時,更加注重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積極出台具有穩增長作用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縮效應的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穩定市場信心。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保障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提高政策精度,擴大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範圍,研究出台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措施。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靠前發力,綜合運用各種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