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18日,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農民在晾曬收獲的玉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隨著中國進口創紀錄的糧食,中國增加糧食儲備引發一些西方人士指責,他們稱在疫情持續且世界兩個主要糧食供應國(俄烏)發生戰爭之際,中國這種心態推高全球糧食價格。許多分析家認為,面臨極端天氣、航運中斷、制裁和衝突,北京對糧食安全的空前重視是種謹慎選擇。中國不應為全球糧價上漲或地區短缺“背鍋”。
香港《南華早報》4月11日載文《“中國沒有囤積糧食”:確保國內糧食安全的儲備對全球產生影響》,文章說,中國沒有囤積糧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於春海表示,“進口只是被用來滿足國內需求缺口”。而國際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是供應問題。
中國以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0%的人口,是了不起的成就。與此同時,中國每年不得不進口越來越多的農產品。去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到創紀錄的1335億美元,其中糧食進口達到1.65億噸的新高。中國的農產品貿易戰略已奏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2月表示,當前糧食庫存總量充足,處於歷史高位,特別是小麥和稻穀兩大口糧品種占總庫存的比例超過70%,保供穩價的物質基礎非常扎實。中國糧食進口旨在彌補結構性短缺,是建立在中國糧食高位增產基礎上的一種必要調劑,與所謂的“大規模囤糧”扯不上任何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