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據新華社報道,去年4月13日,日本政府不顧國內外強烈反對,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一年來,儘管國內外反對之聲不斷,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依然執迷不悟,繼續推進核污染水排海計劃。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在未獲國內理解和未與相關國家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出於一己私利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對國內外反對之聲置若罔聞,極力淡化此舉對全球海洋環境的重大危害,極其不負責任。
為省成本
2011年3月福島核事故發生後,為持續冷卻堆芯熔毀的核反應堆產生了大量受污染的冷卻水。為儲存不斷增加的核污染水,東電公司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準備了約1000個儲水罐。隨著儲水罐可用容量越來越少,日本政府於去年4月13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這些核污染水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並計劃於2023年春開始實施。
在做出這一決定前,日本政府內部提出過5種處理方案,但最終選擇了排放入海。按日方說法,排放入海和蒸發後排入大氣兩種方案是“最實際的解決方法”,而其中排放入海“所需時間最短,花費也最少”。
環保人士指出,日本政府其實並未充分考慮所有手段,選擇排放入海是為了省成本。
環保團體日本地球之友不久前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新建類似儲油罐的大型儲水罐以及用水泥和沙子將核污染水固體化處理後再保存,都是非常可行且已有實際應用的辦法,但均未得到日本政府充分討論。文章還指出,針對東電公司所稱福島第一核電站內已無土地新建儲水罐的說法,經濟產業省專門委員會曾有委員在討論中提出解決辦法,但也未得到充分討論。
日本綠色和平組織成員鈴木和江評論,看經濟產業省專門委員會的討論,只能感到日本政府就是在設法把結論引向排放入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