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天津市和平區稅務局工作人員指導納稅人進行小微企業增值稅留抵退稅操作。(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據新華網報道,如果不是助企紓困的“天津15條”及時出台,天津市新越宏宇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的經營又要受到衝擊了。
“早上通過電子稅務局申請增值稅留抵退稅,當天就看到3.8萬元退稅額到賬,這對我們來說真是雪中送炭。”公司總經理孫寶奎說。
今年4月初,天津市制定實施了《關於助企紓困和支持市場主體發展的若干措施》(“天津15條”),新越宏宇因此享受到了中國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政策擴大所帶來的紅利。
“天津15條”“陝西24條”“上海21條”“江西28條”“廣東47條”……今年1月以來,為應對奧密克戎疫情,中國各省市陸續出台了千餘條新一輪助企紓困舉措,涵蓋減稅降費、貸款支持、租金減免、政策補 貼等方方面面。
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抓緊把已出台的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特困行業紓困政策落實到位,鼓勵地方加大幫扶力度,穩住更多消費服務市場主體。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中國經濟發展與企業經營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各地堅決落實中央政策安排是應對壓力的關鍵。
以增值稅留抵退稅為例,4月1日起,中國將先進製造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政策範圍擴大至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根據這一政策,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不用等到生產銷售之後,而是購進退稅,提前得到。
“增量留抵稅額退還比例從之前的60%增加到100%,我們企業僅這一項就收到了564萬元!”天津市金駿供熱有限公司財務經理趙軍如同樣感受到了“溫暖”,如果不是這筆錢,他們又要面臨供暖季之後的“倒春寒”。
2022年,包括約1.5萬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紅包”在內的總規模2.5萬億元新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開啟了中國為企業紓困的新一輪“紅利期”。
中國近年來對企業的紓困幫扶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紓困”一詞幾乎出現在每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
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副院長薄文廣表示,中國各地在減稅降費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多了不少“自選動作”,幾乎將所有受到疫情影響的行業納入幫扶範疇,通過救活企業來保住市場主體,保障就業民生,保持經濟社會穩定運行。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天津新亞精誠科技有限公司一度停產。公司從“天津15條”中“匹配”到了貸款支持政策。“通過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我們線上申貸,僅4天時間,300萬元貸款就到位了,公司很快復工復產了。”公司總經理楊文東說。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紓困舉措惠及各類市場主體。
4月8日,福建廈門市出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若干措施》,通過12條舉措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加快恢復。
疫情之下,在廈門扎根7年的台資企業品牌“富山香堂”線下門店客流量縮減,負擔增加。看到“廈門12條”有關內容後,該企業負責人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遞交了資料,成功獲得了3個月的房租減免,減少了近12萬元的經營成本。
為幫助企業從“一攬子政策”中準確快速地找到適用於自身的政策,中國各地相關部門主動將服務延伸到企業“家門口”。
天津市稅務局法規處副處長張倩表示,根據不同市場主體類型,工作人員為不同企業“量身”選取相關優惠政策。今年年初至4月12日,天津全市開展納稅人學堂培訓203場,培訓4萬餘人次。
“在為企業‘輸血’救急的基礎上,確保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正常循環,保證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環節暢通無阻,將有利於實現‘標本兼治’,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張立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