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據俄羅斯衛星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20日表示,莫斯科時間4月20日,俄在普列謝茨克國家試驗發射場順利發射一枚“薩爾馬特”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訓練用彈頭命中位於遠東堪察加半島的靶標。
“薩爾馬特”導彈是一種從地下井發射的陸基液體燃料重型洲際導彈。俄媒稱,該導彈射程1.8萬公里,發射重量208.1噸,有效載荷超過10噸,可攜帶多個分導式核彈頭,能兼容“先鋒”高超音速載具,突防能力強。俄國防部表示,“薩爾馬特”是當今世界威力最強、射程最遠的彈道導彈。分析人士稱,它將替代被西方稱為“撒旦”的R-36M2 “部隊長官”導彈,成為俄軍新一代井基洲際彈道導彈。
“薩爾馬特”導彈此次試射,正好在俄外長拉夫羅夫宣稱俄特別軍事行動進入新階段時進行,這一與俄烏戰事時間點上的巧合令人關注和遐想。俄總統普京表示,“薩爾馬特”導彈的試射,“迫使那些在喪心病狂和侵略性言論熱度下試圖威脅我們國家的人開始思考”。在俄烏戰事引發俄羅斯與美西方國家關係緊張之時,俄選擇此時高調試射“重器”,可見明顯意在向外界展示“肌肉”,顯示俄羅斯力量和決心。
另一方面,“薩爾馬特”導彈畢竟是一款戰略威懾武器,目前俄烏戰事的局面顯然還沒有到要動用這種武器的地步。而且,此次試射時機的選擇雖然不能說和眼下的俄烏局勢毫無關係,但洲際導彈這樣精密複雜的戰略武器,其測試和研發周期都較為漫長,而且要遵循相應的科研規律,故意“蹭熱點”顯然不太可能。所以,此次試射更大程度上應該被視作俄戰略核力量更新的正常一環。
這種觀點從俄國防部的表態中可以得到佐證。俄國防部在新聞稿中稱,這是“薩爾馬特”導彈國家試驗項目中的首次發射。就俄武器研發的一般過程而言,在原型產品經過設計方和生產廠家的試驗後,才會進行由俄軍方組織進行的國家試驗,對其作戰效能進行評估,決定其是否能夠進行批量生產和列裝。俄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也表示,該集團計劃秋天開始向俄戰略火箭兵批量供應“薩爾馬特”導彈。而從俄媒2018年時預計“薩爾馬特”導彈將在2020年左右入列的估計來看,這款導彈現在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研發進度滯後。可見,“薩爾馬特”導彈的這次試射,意味著它進入了批量服役前最為關鍵的一次“大考”,重要性和緊迫性可見一斑。
雖然井基核導彈被很多人認為是冷戰的過時做法,而且固定的陣地部署意味著它很容易被各種偵察手段定位,但實際上,井基核力量仍然是“三位一體”核威懾中不可替代的部分,它與其他核運載工具各有長短,密切配合才能形成更強的威懾力。
一方面,相較於公路/鐵路機動的核導彈,井基核導彈有獨特的優勢:它們往往重量更大,這意味著射程更遠、載荷投擲能力更強、威力更大;此外,從美俄兩國井基核力量的部署和使用特點來看,它們的發射井均經過全面的抗核打擊加固,生存能力很強,而且擁有很強的快速反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