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2009年,在歷經國際金融危機的世界經濟從危機邁向復甦的關鍵時刻,全球同心協力確立二十國集團(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地位,努力營造了世界經濟企穩復甦局面。然而,十多年後的今天,一些國家卻極力推動G20經濟議題政治化。如果不能遏制這種做法,多“補台”少“拆台”,G20宏觀政策協調機制將面臨考驗,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穩定因素勢必不斷增加。
4月20日至21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召開。這次會議前夕,美方揚言要“將俄羅斯逐出G20”。20日,當俄羅斯代表發言時,美國財長耶倫以及英國、加拿大和烏克蘭代表退出會議現場。G20本是加強國際經濟合作、促進全球主要經濟體間宏觀政策協調的平台,美方有關舉動除了不斷加深擴大G20各國間裂痕,把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之外,發揮不了任何積極作用,更會使G20“功能失調”,讓當前不容樂觀的世界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
多家國際機構近期頻頻發聲預警。4月18日,世界銀行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1月份公布的4.1%下調至3.2%。世行表示,債務高企和通脹上升是全球增長面臨的兩大問題,約60%的低收入國家已經處於或者有可能陷入債務困境,預計債務危機將在2022年繼續惡化。4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1月發布的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值,下調0.8個百分點至3.6%。4月20日,世界銀行稱,當前糧食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37%,糧食安全危機將持續數月,甚至可能持續至明年。
同時,美國的政策預期引導觸發市場震蕩。4月21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出席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的一場研討會時說,在通脹高企、貨幣政策寬鬆的環境下,“美聯儲稍微加快行動是合適的”。這個表態迅速被市場解讀為美聯儲在暗示提升單次加息幅度,紐約股市三大股指隨之在21日和22日連續下跌。有分析指出,即便以市場猜測的單次50個基點幅度加息,也不足以在短期內有效遏制美國通脹,而加息叠加縮表預期高漲,對市場信心的打擊顯而易見,尤其是如果美股在接下來的一周延續目前跌勢,那麼美聯儲能否堅持鷹派姿態恐怕還要打上問號。
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內治理失序、對外利用貨幣優勢地位轉嫁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了極大傷害。當前,世界各國既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又要保經濟保民生,處境已經十分困難。真正有效的做法恰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顧問兼研究部主任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撰文所指,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極高,“在這種困境下,國家層面政策和多邊合作將發揮重要作用”。
因此,各方應當珍惜並有效利用G20的宏觀政策協調機制,而非製造對抗和分裂去弱化G20的協調能力。如果美國一意孤行,使當前局勢升級惡化,勢必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全球經貿、金融、能源、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等發生嚴重危機。這正是全球需要極力避免發生的事情,也是G20亟待破解的難題。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連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