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裡。要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集中攻關,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春耕春播時節,走進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的一處水稻育秧大棚,棚內溫暖濕潤,排排秧苗掛著水珠,鋪滿上千平方米的地面。“選好種,育好苗,收成差不了。今年育秧全部使用新品種‘龍粳1624’。”種植戶秦玉秋去年拿出部分地塊試種,“你猜畝產多少?1400多斤!”
試種新品種,秦玉秋不是頭一回,早在2012年就帶頭試種“龍粳31”,水稻產量高,還抗病抗倒伏。秦玉秋嘗到了甜頭。
“龍粳”系列水稻品種,均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自2011年審定推廣以來,‘龍粳31’在省內累計推廣應用1.14億畝以上。”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劉娣表示,“連同2014年審定的‘綏粳18’等突破性品種,國產種子在黑龍江水稻市場站穩了。”
截至2021年底,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自主選育品種播種面積占比接近90%,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45%。
黑龍江是產糧大省,也是用種大省。近年來,黑龍江突出種業自主創新,推廣優良品種應用,努力打好種業翻身仗。
——開展重大品種創新攻關,加快生物育種技術研發。
走進北大荒墾豐種業公司生命科學實驗室,半掌寬的履帶上,高通量分子鑒定系統正“流水線式”對大豆樣本進行檢測。“近5年我們已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生物育種技術育成新品種60多個。”墾豐種業公司大豆研發總監胡喜平說。
近年來,依托墾豐種業、省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等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黑龍江著力開展重大品種創新攻關,加快生物育種技術研發,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誌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