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稅制度更為簡單,僅存在極其有限的間接稅,如印花稅和汽車首次登記稅等。無論是直接稅還是間接稅,特區政府徵收的稅率都不高,這使得香港在國際市場中極具競爭力。
預算案安排減稅措施
今年2月底,香港政府公布財政預算案,政府推出總額逾1700億港元逆周期措施,繼續施行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寬減2021/22課稅年度100%利得稅,上限10000港元;寬減2021/22課稅年度100%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10000港元。
從預算案數據來看,2022/23年度特區政府預算總收入7159億港元,其中利得稅預計1677億港元,占比23.43%,在比重上占絕對優勢,是政府的支柱性財政收入來源。兩項寬減政策預計會使政府稅收收入減少143億港元,共201萬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及15.1萬家企業從中受惠。預算案還提到,自2022/23課稅年度開始,為符合條件的住宅租金設立稅務扣除。不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可申報扣除由其本人或配偶以租客身份繳付的租金,每年的扣除上限為10萬港元。
預算案提到,香港早前加入了由20國集團(G20)與經合組織(OECD)主導的應對經濟數字化稅收挑戰雙支柱方案多邊共識,擬自2024/25課稅年度開始向全球營業額至少達7.5億歐元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徵收本地最低補足稅,確保其實際稅率達到全球最低實際稅率15%的水平。據粗略估算,營業額至少達7.5億歐元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以香港作為總部的集團有200家至300家,以外國作總部而在香港有經營業務的集團達3000家,如連同旗下的子公司一起計算則牽涉數以萬計家公司。香港通過實施本地最低補足稅制度可實現每年約150億港元的額外稅款入庫。
中小企業迎來“及時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