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繞地球飛行13圈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搭載的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並以其特有的軌跡給地球打了一個“蝴蝶結”。
黃震所在的團隊成功了。這次試驗,他們完美獲取了4%的高精度氣動數據。
為了驗證新飛船從月球軌道返回的能力,他們又研製了約22噸的全尺寸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這架飛船體積過於龐大,以至於他們不得不在五院天津基地進行總裝和大型試驗。於是,這群年輕人全員趕赴天津。
此後的5個月,團隊全體成員每周在天津工作6天,日夜連續奮戰,創造了多項總裝和試驗的最快紀錄。以返回艙的錐角設計為例,他們0.1度0.1度地調整,力求兼顧速度、安全和舒適。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5月5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發射,落點精度達到10.8環,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從研發出縮比返回艙、全尺寸試驗船,再到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我們用7年時間,實現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技術由‘跟跑’到‘並跑’的飛躍。”黃震說。
如今,隨著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我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完美收官,新一代載人飛船技術突破,我國已具備開展載人登月的條件。
黃震的腳步沒有停歇,他和團隊又開始了研製月面著陸器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