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在湖南省長沙圖書館望城區簡名分館內閱讀。(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全長沙圖書館的書都能在這借還,書跑腿,我們享福。”如今,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石燕湖村村民肖鐸不出村,就能隨時過把閱讀“癮”,滿足的喜悅掛在臉上。
半年來,村民胡慧參加了書法培訓,已能寫出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在社會機構學,少說也要千把塊錢。”胡慧說,“文化站請來縣裡的專業骨幹,培訓免費質量還高。”
村民交口稱讚的,正是高標準建設的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站不僅服務好,而且裝修時尚,功能布局合理。培訓教室、書法室、服裝室、圖書室等一應俱全,傳統文化展、高科技展、VR(虛擬現實)自行車騎行等吸引了不少村民和遊客。
長沙將全市文化站圖書館(室)和鄉村圖書館(室)全部納入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根據需求及時流轉更換,年更換圖書32萬册,讀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的閱讀服務。
以前,鄉鎮文化站可不是這個面貌——設施陳舊,服務跟需求脫節等問題比較普遍。
針對存在的問題,長沙全面實施以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為重點的“公共文化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程”。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郭潤葵說,長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民生,近年來連續將每年建設100個標準化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納入十件民生實事工程。市級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資金專門用於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超過國家標準的鄉鎮(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70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100個,基層文化陣地由“有沒有”向“好不好”“均不均”轉變。
“年輕人喜歡來‘打卡’!”長沙縣福臨鎮村民汪俊陽時常來文化站參加活動,在他看來,“文化站很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