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科學》雜誌先後報道了付巧妹團隊與合作者針對中國南北方人群規模性、系統性的古基因組研究成果,以及從青藏高原一處遺址中獲得的東亞首例丹尼索瓦古人類DNA新突破。前者闡明了中國近萬年來現代人群的南北分化格局與遷徙演化歷史,後者則首次從遺傳學角度證明丹尼索瓦古人類的時空分布。
2021年,《細胞》雜誌先後兩次發表付巧妹團隊與合作者對東亞長時間尺度下人群的古基因組研究成果。研究者通過解析我國黑龍江、廣西和福建等地距今約4萬—300年歷史中的人類古基因組,揭示了東亞4萬年來人群的動態遺傳歷史及特有適應性基因的選擇機制。
這些研究提供了東亞尤其是中國古代人類遺傳、演化、適應方面的重要信息,為解答中國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等問題提供了啟示。
探索不止 奮力前行
早上五六點起床,考慮全天的研究計劃;在開會間隙或出差路上,打開電腦就進入工作模式……“馬不停蹄”是付巧妹真實的工作寫照。
“做科研是挺苦的,但我沒覺得苦。”她說,“做科研最吸引我的,就是探索未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家了解那些亘古之謎,我特別開心。”
付巧妹所在的科研團隊平均年齡只有三十幾歲,憑借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究為國家爭光。去年,在紀念人類全基因組草圖發表20周年之際,付巧妹受《科學》雜誌特刊邀請,領銜人類古基因組領域發表研究綜述,首次系統梳理數萬年來世界範圍古人群遷徙交流動態與遺傳演化格局,彰顯我國在更新和豐富人類起源與演化歷史研究中作出的重要貢獻。
“我們的研究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付巧妹正帶領這支年輕的團隊繼續奮力前行,持續書寫人類演化史中的東亞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