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劇了中國經濟的短期波動,但撼動不了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律。
疫情明顯加大了季度經濟波動。疫情暴發前,中國經濟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部分季度經濟增速波動十分有限。疫情突臨,2020年一季度中國經濟下降,一時陷入衰退。後續經濟觸底反彈回升,2021年一季度經濟實現了18.3%的高增長。短期之內季度GDP增速波動如此之大,一度引發關於經濟是否已經過熱的熱議。
中國經濟自身中長期發展規律尚未打破。一方面,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合理增長區間的底線未被擊穿。疫後兩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依然保持在5%以上,與經濟中長期潛在增長率基本一致,即經濟在全面有效恢復中逐步回歸正常增長軌道,繼續運行在中高速的增長平台之上,實現的是合意增長。另一方面,經濟增長的協調性、均衡性依然較好。經濟增長與物價水平總體相協調,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產業、需求和主要市場在保持動態平衡中有序恢復,新舊動能的聯動性不斷增強。
疫情造成了局部地區經濟動能的調整,但阻擋不了中國經濟結構優化的進程。
部分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地區經濟回落明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方針下,我國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局部地區防控措施短期趨嚴,經濟動力有所減弱,有其客觀必然性。今年一季度部分省份經濟出現負增長、局部省份落入低增長、微增長區間。這是在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前提下進行的,這些損失是中國經濟為抗疫所必要且值得付出的成本和代價。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不會熄火。當前,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勢依然浩浩蕩蕩。從產業結構轉型看,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升級方興未艾。一季度,代表新經濟、新動能方向的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分別增長14.2%和8.1%,明顯快於普通工業;引領產業發展方向的綠色智能、科技創新等企業營業收入增長大幅高於一般性企業。從需求結構升級看,新興消費和投資熱點加快擴散。網絡購物等線上零售、非接觸性消費保持蓬勃發展勢頭;新基建、社會民生和補短板類投資保持雙位數以上增速。
受疫情影響,短期經濟運行出現一定壓力和挑戰是正常的,但疫情終歸是經濟系統的外部衝擊,它不會也不能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增長前景。我們應當不為眼前和局部困難挑戰所擾,清醒認識當前經濟形勢,準確研判發展大勢,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砥礪前進、行穩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