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歐元要增強國際地位,必將挑戰美元霸權,如何削弱與打破“石油—美元”與“國際美元—美國國債”貨幣循環是問題的核心,也是歐元國際化戰略的基本出發點。為此,歐盟一方面致力於擴大歐元在能源、原材料、食品和交通運輸工具等大宗商品領域的應用,並推動能源結構轉型,衝擊“石油—美元”循環;另一方面豐富歐元計價金融資產,促進歐盟與國際金融市場對接,為國際投資者提供吸引力不輸於美國國債的歐元計價金融資產,以期削弱“國際美元—美國國債”循環。
2021年5月份,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當月排名中,歐元占比39%,超越美元的38.3%,成為全球跨境支付首選貨幣。然而,好景不長,僅僅一個月後,歐元首選貨幣地位就又被美元超過,並從此進入漫漫下行通道。至2022年3月份,歐元在全球跨境支付中的占比已降至35.4%,而美元占比升至41.1%,歐元對美元匯率也持續走低,從2021年5月份的1.21跌至2022年5月11日的1.05。歐元過去一年的疲軟走勢不斷引發外界對歐元以及歐元區經濟前景的擔憂。
歐元的起源可追溯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初。當時,為應對戰後嚴重的“美元荒”問題,歐洲各國開啟貨幣合作與協調,以維護各國貨幣關係穩定。隨著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入和歐洲內部資本跨境流動愈發頻繁,歐洲貨幣制度日益面臨“三元悖論(Impossible Trinity)”挑戰,即無法同時兼顧資本自由流動、各國貨幣政策獨立性以及匯率穩定。鑒於控制資本流動與歐盟秉承的共同市場原則不相容,而穩定的匯率又是共同市場運作的必要條件,建立貨幣聯盟便成為必然的選擇。最終,1999年,在成員國共同努力與一系列歷史事件的推動下,歐洲貨幣聯盟暨歐元區建立。依托歐元區強大經濟實力,歐元影響力迅速攀升,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之外最為重要的國際貨幣。當時還有約60個國家和地區申請使用歐元或者將本國貨幣以某種方式與歐元掛鈎,歐元大有挑戰美元地位之勢。
但是,經過20多年發展,歐元競爭力與美元相比差距依然巨大。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國際清算銀行等機構數據,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54.78%,為歐元的2.85倍;61.48%的狹義國際債券與48.64%的跨境頭寸(負債)以美元計價,分別是歐元的3.75倍和1.66倍;而同期美國經濟總量只有歐元區1.59倍。並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與隨後爆發的歐債危機使歐元區陷入巨大動蕩,也給歐元國際貨幣地位帶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儘管相對於美元之外的其他貨幣,歐元優勢仍然顯著,但其作為國際貨幣的各項指標卻持續走弱,歐元國際化綜合指數至今仍遠低於危機前水平。
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實施刺激力度遠超歐洲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帶動美元匯率走弱與全球跨境支付份額下行,這是歐元在全球支付貨幣排名表現搶眼的根本原因。就此而言,隨著美國財政與貨幣政策逐漸常態化,歐元匯率與跨境支付份額走低並不令人意外。
面對這一困境,自2018年底以來,歐盟就將增強歐元國際貨幣地位作為未來工作重點。
歐盟的歐元國際化戰略與其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構想密不可分。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國際貨幣體系進入多元化的“牙買加體系”時代,美元在喪失唯一國際貨幣地位的同時,也擺脫了黃金束縛,反而借助“石油—美元”與“國際美元—美國國債”的貨幣循環成就了貨幣霸權。在這一美元本位制的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元外部需求缺乏彈性,各國只能被動承受美國貨幣政策結果。這種不對稱性導致美元匯率定價機制扭曲,是全球國際收支和宏觀經濟失衡不斷累積以及危機頻發的重要原因,使各國深受其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