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取得階段性成效
http://www.CRNTT.com   2022-05-17 07:46:58


 
  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文章指出,創新是灣區經濟的魅力所在,科技創新力量是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靠。通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大灣區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一是規劃區域創新體系空間布局。廣深港、廣珠澳“兩廊”和深圳河套、珠海橫琴“兩點”的開放型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布局成型,創新載體、創新主體和國際人才不斷集聚發展。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大灣區“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創走廊成為僅次於東京-橫濱之後排名全球第二的科創走廊。二是建設高水平多層次實驗室體系。粵港澳大灣區已布局鵬城實驗室和廣州實驗室兩個國家實驗室。還將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新機制新模式在全國率先謀劃建設10家省實驗室,構建起由省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等組成的高水平多層次實驗室體系,推動廣東原始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三是規劃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牽引,以深圳光明科學城、東莞鬆山湖科學城、廣州南沙科學城等重點區域為主陣地,成體系布局建設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是探索科技成果產業化模式。五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六是優化大灣區創新環境。五年來,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實現全國“五連冠”;2021年全省研發經費支出超38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14%;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重要的創新指標位居全國首位;全省研發人員超過110萬人;在粵外國人才約占全國的1/5。

  “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豐碩成果

  文章認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推動“一國兩制”的新實踐。通過深入探索在大灣區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跨境便捷流通的體制機制創新,以及推動跨境就業、跨境教育、跨境養老、跨境居住等社會融合發展的民生事務合作和公共政策對接,不斷豐富“一國兩制”的內涵與實踐,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一是支持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創新創業。在醫師、建築、導游、律師、教師等8個專業領域資格實現單邊認可或雙向互認,30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註冊執業資格。制定首批“灣區標準”清單,涵蓋食品、粵菜等23個領域70項標準。廣東全面取消港澳人員在粵就業許可,港澳居民可同等享受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服務。目前,在粵納入就業登記管理的港澳居民超過8.51萬人。二是著力推進民生事務合作。在居住方面,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購房的政策落地實施,豁免提供相關證明,且可按規定使用港澳銀行跨境按揭購房。在教育方面,港澳居民及隨遷子女同等享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以及參加中高考的政策落地實施。在醫療衛生方面,“港澳藥械通”試點實施,大灣區內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按規定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在社會保障方面,“灣區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達27.92萬人次。通過探索公共政策對接,港澳居民來粵生活發展更加便利,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加快形成。三是推進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加快推進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平台開發建設,充分發揮其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範作用,拓展港澳發展空間,推動公共服務合作共享,引領帶動粵港澳全面合作。尤其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相繼出台,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拓展了新模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