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和綠色化雙轉型的大形勢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危中有機、機遇重大的形勢。一方面,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科技為主導的空、天、地、海萬物互聯基礎設施網絡和以大容量儲能技術、綠色交通技術、綠色工業裝備、清潔煤炭發電技術、高轉化率光伏科技、新一代可控核聚變、智能電網等為代表的綠色低碳技術,以及數字信息和綠色低碳技術在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將有利於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效能,推動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另一方面,世界先進技術生態和科技治理模式體系正在加速分化,全球科技競爭全方位、體系化特征將更加明顯,綠色生態低碳是相關框架標準、算法倫理競合博弈的重要方面,大國圍繞“綠色規則”的較量博弈、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的“綠色競爭”將繼續升級。我國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必將持續強化綠色生態科技和治理模式創新,必須更深入地參與到清潔技術產業、全球綠色貿易、綠色交通、綠色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國際競爭合作和規則制定中,這對於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能力的整體提升是一大挑戰,也是歷史機遇。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數字化和綠色化雙轉型正在發生和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但是真正具有重構性、顛覆性、革命性、全球性意義的改變並不一定會在較短時間內出現。因為一方面,當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多元化、多極化特征較為明顯,內部矛盾是主要大國首先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國際大環境決定了不會強力推動不計成本的研發投入和超前產業化。另一方面,隨著全球化深度推進,擴張空間縮窄導致的技術和應用倒掛(即技術創新層面的尖端化與社會應用層面的停滯同時出現並長期共存)現象將更加凸顯。這本質上仍是資本主義生產無政府狀態的體現,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兩方面因素決定了內卷是當前世界科技發展的主題,真正的“數字+綠色”革命雖然出現在地平線上,但我們尚無法判斷它究竟有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