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5月13日以來,12個非猴痘病毒流行國家向世衛組織報告了猴痘病毒感染病例,確診92例、疑似28例。猴痘病毒正在發生人際傳播,猴痘患者出現症狀時具有傳染性,通常持續2—4周,尚不清楚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有傳染性。
由於猴痘(monkeypox)與天花(smallpox)在名字上都帶有“pox”,發病時人體會產生水泡,而且都屬於正痘病毒屬,不少人擔憂猴痘病毒進一步傳播會不會帶來大規模感染的風險。
猴痘病毒會成為下一個“天花”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5月23日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猴痘病毒較大可能不會引起下一個大流行暴發,但在應對上應該重視它。無論哪種傳染性疾病,能不能有效應對還是要看最經典的“三板斧”——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能做到什麼程度。
控制傳染源:竟要小心土撥鼠
“在美國,有飼養土撥鼠結果卻感染猴痘病毒的案例。可以說,嚙齒類動物是猴痘病毒的主要傳染源。”郭威說,天花之所以能夠被消滅,除了疫苗有效,還由於人類是它的唯一宿主,沒有其他宿主動物。猴痘病毒不同,它有多種宿主動物,因此在控制傳染源方面,除了考慮社會傳播,還要在與嚙齒類動物接觸時保持警惕。
傳染源方面,郭威表示,除了防範與人接觸產生的感染,還需要防範與動物接觸可能帶來的感染。
“猴痘病毒雖然被稱為猴痘病毒,但其中間宿主不僅僅是猴子。”郭威提醒,它的名字是由於首先在猴子中發現,但很多嚙齒類動物都攜帶這種病毒。
因此,前往流行地區旅居返回的人員還是要注意自身的症狀,必要時向衛生專業人員報告,進行必要的隔離。記者了解到,相關單位已開始依據猴痘病毒的序列涉及相關的檢測試劑盒,用於傳染源的發現與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