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貧困地區醫療服務能力薄弱問題,我國開展了多項對口幫扶措施。譬如,自2016年以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累計向河南省蘭考縣中心醫院、安徽省臨泉縣人民醫院、山西省永和縣人民醫院派出300多名專家,幫扶當地開展了150多項新技術、新項目,幫扶手術約2000台次。
“如果說過去主要在‘輸血’方面下功夫,鄉村振興階段我們要著力在‘造血’方面下功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姜輝表示,將爭取幫助受援醫院建強一批臨床專科、帶出一批臨床骨幹、填補一批技術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切切實實提高其服務能力和水平。
增強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供給能力是健康扶貧的重點任務之一。脫貧攻堅以來,我國持續加大政策、資金、項目的支持力度,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改善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設施條件,全面提升服務能力。
據了解,脫貧攻堅期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4萬億元,支持脫貧任務重的25個省份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同口徑年均增長11.6%,專門設立了832個貧困縣醫療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此外,在衛生健康專業人才的培養、招聘、使用和激勵保障各個環節,持續增加政策供給。
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農村衛生事業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縣級醫療衛生機構2.3萬個,鄉鎮衛生院3.5萬個,村衛生室59.9萬個,實現了縣鄉村全覆蓋。很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面貌得到改善。目前居民縣域內就診率超過90%,鄉村兩級診療量縣域內占比長期保持2/3以上。
推進健康鄉村建設過程中,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諸宏明介紹,脫貧攻堅期間,建檔立卡的慢病貧困人口基本實現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應簽盡簽”。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143.5萬家庭醫生,組建了43.1萬個團隊為居民提供簽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