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三夏”大幕開啟,各地備戰收儲——
不誤好農時 顆粒要入倉
小滿至,農事忙。眼下,部分麥區已經開始收獲,“三夏”生產在全國逐步展開。
“春爭日,夏爭時”。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如此關鍵的農時季節,抓實抓細夏收夏種夏管各項工作,再奪夏糧豐收,確保顆粒歸倉,夯實全年糧食生產基礎,對保供給、穩預期、增信心意義重大。
夏糧生產總體形勢良好
河南是全國夏糧生產第一大省。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宋虎振介紹,河南夏糧生產雖開局不利,但苗情轉化很好,眼下總體看,畝穗數略減、穗粒數增加,有望迎來豐收年。這得益於市縣投入財政資金5.5億元,開展小麥條銹病、赤黴病統防統治,“兩病”得到有效防控;各地分類因墒施策,4月下旬以來,指導農民抗旱澆水,取得預期效果。
山東是全國第二大小麥主產省。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說,預計今年全省小麥生產呈面積增、單產平、總產略增的態勢。播種面積6003萬畝,比上年增加12萬畝,增0.2%;初步測產平均畝產440公斤左右,與上年基本持平。若後期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夏糧有望再獲豐收。
“目前,全省4280萬畝小麥長勢好於常年,機收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夏糧生產有望再獲豐收。”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說,安徽應對秋冬連陰雨天氣不利影響,落實小麥種植面積超上年10萬畝;克服疫情影響強化春季田管,投入8.01億元嚴控小麥赤黴病,全覆蓋落實小麥“一噴三防”,苗情處於常年最好水平。
江蘇省農業部門推動肥水運籌、化除化控、病蟲防治等措施落實,小麥苗情拔節期孕穗期一二類苗占比達到86.7%,為歷史最好水平。各級財政投入資金1.9億元,實施“一噴三防”全覆蓋,發病面積和程度均低於上年同期。據最新農情調度,今年全省小麥、油菜籽均呈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形勢。
不久前,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進行了小麥長勢調查。調查顯示,總的看,冬小麥晚播的影響基本挽回,與去年相比,平均畝穗數持平略增,穗粒數大體持平。目前正值小麥灌漿的關鍵時期,千粒重還有提升空間,“幹熱風”、倒伏、病蟲害等風險也還存在。專家建議,要抓住麥收前的最後窗口期,用好用足政策資金,加力推動小麥“一噴三防”等增產措施落實。
收儲提效降低產後損失
小麥成熟後適收期只有3天到5天,97%以上都靠機收。據農業農村部調度,全國可用於“三夏”麥收作業的聯合收割機有60多萬台,總量充足。不過,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對農機上路、跨區作業帶來一定影響。各地應充分考慮當前情況,把應對預案和措施做實做細,及時打通堵點卡點,全力保障小麥機收順利開展。
“三夏”期間,河南省計劃投入各類農業機械400萬台套,其中聯合收割機18萬台、播種機80萬台。該省引導農機服務主體與村、鎮簽訂作業協議,落實聯合收割機,按地塊和農戶對接作業面積,確保在大規模機收開始前完成供需對接。山東省預計投入各類農機150萬台套,其中小麥聯合收獲機19萬台、玉米播種機24萬台。目前,全省機械供需基本平衡,無機具缺口較大縣,各地現有機械可滿足需要。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各地要密切跟蹤調度機收作業供需對接情況,統籌調劑機具機械,分農戶、分地塊落實作業服務組織和機具機手,不能出現空白和死角。要在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組織為農機手集中辦理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推動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開設農機轉運綠色通道,對聯合收割機及其運輸服務車輛實行優先查驗、優先放行,為跨區作業人員提供核酸和抗原檢測、屬地登記備案等“一站式服務”,保障農機轉運暢通。
2021年,全國農業農村系統把機收損失率降低了1個百分點,相當於挽回100億斤糧食。今年還將繼續深挖潛力,努力把小麥機收平均損失率控制在2%以下,“能多挽回一斤是一斤”。記者了解到,山東省級集中資金6000萬元、立項47個項目,開展糧食生產高效低損農機裝備研發。江蘇培訓覆蓋經營服務主體和持證機手,在33個縣(市、區)開展機收減損技能比武活動,加強機收損失率監測。
收獲環節之外,產後處理貯藏的損失也不容忽視。農業農村部提出,各地要抓好小麥晾曬、烘幹,村裡的活動中心、文化廣場等場地要優先用於小麥晾曬,並通過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支持農民合作社、農機服務組織購置糧食烘幹成套設施裝備,為農民提供烘幹服務,降低產後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