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3日電/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能做到多大?近日發布的《2022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1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4690億元,較2020年增長約16.29%。在這一令人振奮的數字背後,產業潛力依舊巨大,特別是北斗產業化應用已被納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這意味著4690億元仍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中國發展衛星導航產業基礎堅實。在這一領域,中國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是國家重要的時空基礎設施。此前,曾有400多家單位、30餘萬科技人員集智攻關,攻克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餘項關鍵核心技術,成功實現北斗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目前,北斗產業鏈所有環節已全部打通,芯片、板卡、天線等均實現量產,我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累計總量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優異的技術攻關能力、各環節貫通的產業鏈,以及不斷提升的創新水平,都為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
中國發展衛星導航產業市場廣闊。從產值看,2006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總產值僅為127億元,而今這一數字已經增長了30餘倍。從應用場景看,當前,衛星導航服務廣泛進入各行各業,交通運輸有它,通信授時有它,防災減災有它,共享經濟有它……衛星導航定位授時服務將做到全覆蓋、高可靠、高精度。同時,數字經濟與衛星導航應用之間有天然的契合性和融合性,可以預見,“十四五”期間,北斗與5G、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融合創新必將更多賦能傳統領域,催生出更廣闊的衛星導航大市場。
堅實的技術基礎讓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發展更穩,廣闊的市場前景讓中國衛星導航產業進步更快。仰望星空,中國的北斗,是世界的北斗,更是一流的北斗。它是代表中國大國形象的一張閃亮名片,必將更好地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