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6日電/在6月1日的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衛健委表示,北京市核酸檢測還將實行重點篩查和常態化檢測並行。不僅是北京,核酸檢測已經成為中國數個大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注意到,僅僅10天內,北京就有3家核酸檢測機構被立案偵查,相關人員被採取強制措施。其他各城市也有多家核酸檢測機構被立案偵查、通報或處罰,其所涉嫌違規的原因不盡相同。這些現象,體現了現階段在核酸檢測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
環球時報發表中國政法大學疑難證據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丹紅文章表示,大部分核酸檢測機構屬於商業機構,其從事的檢測活動,雖嚴重關係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商業色彩。低買高賣、努力降低成本本就是商事主體的一種盈利模式,只要這一方式在法律允許和道德認可的範圍之內,本無可厚非。然而,部分檢測機構為了降低成本,不惜採用違規違法的方式,比如使用稀釋、少檢樣本、違規多管混檢、超量混檢、超能力承攬檢測業務,甚至還發生出具“假陽性”報告等嚴重違法行為。部分核酸檢測機構的行為嚴重違反質量安全規定,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很可能導致對核酸檢測陽性人員發現和管控的不及時,最終將會造成疫情進一步傳播的風險。對於這類行為,決不能姑息縱容。
在北京市疫情防控第350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表示,要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加強核酸檢測機構的清理、整頓、規範和監管。強化質量控制,提高檢測質效,加強采樣、檢測等各環節監督檢查,做到快檢快出。對個別第三方檢測機構以非法牟利為目的、違法檢測、影響數據檢測準確性等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嚴懲不貸。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負責人指出,在加強第三方檢測機構監管方面,將制定並落實《醫學檢驗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大規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依法管理核酸檢測機構。這些舉動說明政府已經開始試圖用立法的方式來對核酸檢測領域內的亂象加以整治。
文章指出,一般來說,往往在一個事物或現象出現很久之後,相關法律才能逐步健全。而核酸檢測及其機構作為一個較新的事物,當下對其進行規制的法律和規定稍顯不足,對於有效解決目前產生的種種問題仍顯乏力。
文章認為,核酸檢測作為一個覆蓋面大、持續時間長、受眾巨大的新興行業,其中無疑蘊藏巨大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難以完全避免貪欲和違法犯罪。除了求諸道德倫理和公眾良心之外,當務之急是需要進行系統的立法,盡快制定與之相關的法律和規章,並由各政府部門嚴格實施和執行,而不能存在執法的真空,更不能存在法外之地。
有關部門首先應當完善准入門檻,增加對機構資質和人員審查的嚴格性和有效性,引導市場相關主體有序進入這一領域。在核酸檢測進行過程中,應當由各部門聯合執法,加強市場監督,開展質量監督檢查,確保核酸檢測質量安全。對於那些違規違法執業的核酸檢測機構,應當及時查處,要求整改。對於無法整改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機構,應當責令其退出市場;對於涉嫌犯罪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
此外,各具體負責執行的部門機構和各地政府也應當制定詳細可行的實施細則,堅決執行相關法規。確保核酸檢測在法律准繩和市場監督之下,依法依規良好運行。各部門機構齊心協力形成合力,努力彌補法律的漏洞和不足,並以法律作為重要的武器,堅決打贏這一場疫情防控的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