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在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都市科技工業園,工人在鍵合絲生產車間內工作。鍵合絲是製造集成電路的重要材料。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依托產業發展平台,著力扶持鍵合絲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擴大產能,助力芯片產業快速發展。目前,當地實現以金、銀、銅為基材的鍵合絲規模化生產,產品供應給國內各大芯片廠商。新華社發(解琛攝) |
中評社香港6月22日電/自從美國對從華為到海康威視在內的中國本土龍頭企業實施制裁以來,中國的芯片產業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增長都快。
美國彭博社6月21日報道《美國的制裁助推中國芯片制造產業超速增長》,文章說,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過去4個季度,每個季度增長最快的20家芯片產業公司中,平均有19家來自中國大陸,而在去年同期的統計數據中只有8家。這些位於中國大陸的設計軟件、處理器和對芯片制造至關重要的設備供應商的收入增長速度是全球領先的台積電或阿斯麥爾的數倍。
這一超速增長凸顯華盛頓和北京的緊張關系如何改變了價值5500億美元的全球半導體行業。2020年,美國開始限制向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等中國公司出售美國技術,遏制了它們的增長——但也刺激了中國芯片制造和供應的蓬勃發展。
本土企業的崛起已經引起一些最挑剔的客戶的注意。據說蘋果公司考慮將長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其手機閃存芯片的最新供應商。
推動北京雄心的是擺脫對地緣政治對手依賴的渴望和2021年度逾4300億美元的芯片進口額。
行業機構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數據顯示,隨著中國本土工廠擴大產能,去年中國對海外芯片制造設備的采購訂單增長58%。這反過來推動了中國本土芯片制造產業。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2021年中國的芯片制造和設計企業的總銷售額躍升18%,達到創紀錄的1萬多億元人民幣(1500億美元)。
持續的芯片短缺影響全球主要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的產量。這也對中國本土芯片制造企業有利,幫助中國供應商更容易地進入國際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