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全球及區域風險評估中心主任黃奎博。(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6月23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台灣“海峽中線”,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全球及區域風險評估中心主任黃奎博23日出席座談會表示,“台海中線”在國際法上沒有法源依據,而是靠兩岸默契維持。中國大陸現在雖否認“台海中線”,但目前兩岸原則上還是有遵守默契,萬一“海峽中線”的默契不存在,將會是兩岸關係惡化的指標。
中方日前宣示“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被解讀是台海“內海化”。美國德州Sam Houston University政治學系副教授翁履中在座談會提及,2027年中美軍事實力差距會更小,現在中方或許在“台海中線”上打擦邊球,屆時會否有更關鍵性的大動作?關鍵在台灣到底有沒有正視目前面臨的問題?有沒有打算要和平處理兩岸關係?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全球及區域風險評估中心與國際關係學會23日舉辦“台灣海峽法律地位爭端及政軍風險”線上座談會,由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全球及區域風險評估中心主任黃奎博主持,並邀請前台灣駐芬蘭代表、政大外交系兼任教授申佩璜,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美國德州Sam Houston University政治學系副教授翁履中,台“國防部”前駐美軍事代表團團長、退役海軍少將、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理事淡志隆,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長蔡育岱等人與談。
與會者問到有關兩岸能否共管台海?黃奎博表示,管理台海問題已經超出法律問題,必須政治解決,但兩岸只要牽扯到政治,主權問題就會困擾兩岸功能性的合作。“海峽中線”沒有法源依據,而是靠雙方默契。若台灣一直講“海峽中線”,隱含的意思可能是雙方衝突還未解決,因此隔海分治。另一個可能性是雙方有默契各自管理台海這一邊的相關活動。
翁履中認為“目前為止雙方默契還在”。他說,近期中美很多新聞都在談論2027年這個時間點,主要是美方情報認為中美在2027年的軍事實力差距會更小,因此中方在軍事行動上的強度有可能改變,比較無奈的中美競爭白熱化,台灣影響力正在縮小。現在中美雙方軍事可能的衝突與競爭,考慮台灣的因素是往下掉的。
翁履中認為,在2027年前,中方還是會在“台海中線”上打擦邊球表達外交訊號。但若在2027年中美軍事實力差距更小時,讓中方覺得美國軍事實力沒那麼強大時,也許會有不同操作、有比較大的關鍵動作。關鍵在於台灣到底有沒有正視目前面臨的問題?有沒有打算要和平處理兩岸關係?
淡志隆指出,中國大陸武力攻台的機率是沒辦法回答的問題,是一翻兩瞪眼的。假若解放軍要攻台,要先瞭解攻台的目的。若是有限度的小型區域衝突,如拿掉東沙、彭佳嶼等就停止了,目的是警告台灣不要走向“台獨”。中國大陸還是希望和平統一放在優先第一步,但當對和平統一無望、台灣走向“台獨”等涉及紅線才會對台灣動武。從軍事角度上來說,武力攻台祗有零與一百。
淡志隆表示,若中國大陸要對台灣本島攻擊就會登陸,但得先取得海空優勢,後續登陸部隊才不會被岸上反擊力量殲滅。但要兩棲登陸也不是那麼容易,中國大陸也知道台灣西岸被風電、防波提等都圍得密不透風,要兩棲登陸沒那麼簡單,因此中國大陸最近加強了空投、空降山區登陸。中國大陸武力攻台的威脅一定存在,但重點還是要看兩岸關係怎麼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