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探訪世界規模最大綜合氣象觀測系統
http://www.CRNTT.com   2022-06-25 17:26:41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導,高溫橙色預警、暴雨黃色預警、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今年首個紅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6月以來,中央氣象台連續發布多條天氣預警,在防範應對各類氣象災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近日走進中國氣象局,探訪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部門,瞭解氣象預警如何構築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

  上有衛星、下有雷達,可精準監測局地小尺度強對流天氣

  走進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風雲地球業務平台的大屏幕上,顯示著由風雲四號衛星實時傳送回來的氣象雲圖。中國氣象局首席服務專家王新輕輕一點,一張廣東省的雲圖即刻跳了出來。

  “此次華南降水持續時間較長,也比較穩定。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黃色和橘黃色代表著這些地方對流剛剛生成,程度會進一步加劇,有可能形成雷電或者短時強降水等對流性天氣,需要格外關注。”王新介紹。

  去年6月3日,風雲四號B星成功發射。作為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業務星,B星在繼承風雲四號A星試驗星成熟技術的基礎上,提高了衛星整體的可靠性、穩定性和探測精度。“風雲四號B星新增快速成像儀,具備分鐘級250米空間分辨率快速成像能力,能夠詳細捕捉發展迅速、變化突然的雲系,提升了精準監測局地小尺度強對流天氣的能力。”王新說。

  “利用星地高速數據傳輸技術,風雲四號B星遙感載荷獲取遙感數據後,會實時發送至地面數據中心站進行數據處理。”王新指著風雲地球業務平台告訴記者,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工作就是負責將遙感數據轉化為直觀易懂的氣象產品,通過地面網絡和風雲四號衛星廣播快速分發至全國各省、市、縣等各級固定氣象站和衛星覆蓋區域的車載、船載移動接收終端。“利用風雲四號衛星數據廣播系統,從衛星遙感載荷獲取遙感數據至氣象產品到達終端用戶,僅需幾分鐘,就能為我國及周邊地區及海域船只提供高頻次氣象數據。”

  上有衛星,下有雷達。在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的實時業務觀測平台上,我國新一代天氣雷達組網拼圖,正顯示著華南地區有較強的降水回波在移動發展。

  截至今年6月,全國共有237部新一代天氣雷達業務運行,其中有73部完成雙偏振技術升級改造。“新一代天氣雷達每6分鐘完成一次完整觀測,可獲取到高分辨的數據,精密監測對流觸發、風暴結構和強度變化趨勢,在龍卷、冰雹、雷暴大風、短時強降水的落區和強度監測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氣象雷達技術創新團隊牽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推動針對高影響災害天氣的雷達協同觀測試驗,不斷提升強對流雷達監測預警能力,發揮雷達在氣象防災減災中的大國重器作用。”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雷達氣象中心)雷達應用室總工姚聃說。

  建立“一縱四橫”預警發布體系,預警信息覆蓋率和及時性大幅提升

  目前,我國已建起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最全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和先進的氣象信息系統,建成了無縫隙智能化的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地-空-天”一體化自動化綜合觀測網將各種天氣現象“網羅捕獲”,風雲氣象衛星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多個用戶提供服務,初步構建起“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業務格局。

  精準監測的同時,及時發布預警也是氣象防災減災的重要一環。

  “一條預警信息製作完成後,一般要經過采集、審核、簽發、復核等多個環節,為保證預警發布時效性,在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中設計了快速發布流程,簡化中間環節,和各部委對接的直接發布機制,保障了預警信息的快速發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預警發布室副總師楊繼國介紹,中國氣象局與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都簽署了合作協議,聯合發布山洪和地質災害等氣象風險預警,形成了部門互動、分工負責、信息共享的業務流程。

  隨著2015年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的成立,我國已建成多部門共享共用的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和終端服務矩陣,形成1個國家級、31個省級、358個地市級、2016個縣級的“一縱四橫”的預警發布業務體系,預警公眾覆蓋率達92.7%,預警發布時效達到3分鐘至8分鐘,能在1分鐘內靶向發送給受影響區域的應急責任人,預警信息覆蓋率和及時性得到大幅提升。

  “目前,我國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8%,強對流預警時間提前至38分鐘,可提前3至4天對台風路徑做出較為準確的預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正在構建的分災種、分區域、分行業、分時段、分強度、分影響的極端天氣監測預警服務體系,在時間提前量、空間精細度和內容針對性上力求新的突破。”楊繼國說。

  深化以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為先導的全社會快速反應機制

  作為世界上受氣象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氣象災害種類多、影響範圍廣、發生頻率高,所造成的損失占到自然災害損失的70%以上。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和運用好氣象預警價值,提高全社會氣象災害防禦應對能力,鞏固好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是將風險信息和預警相結合,從預警到聯動,將災害防禦‘關口’提前。要加強各地抵禦氣象及次生災害能力,做好準備,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地點做出應對。”楊繼國說。

  今年4月,中國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暴雨)預警信號優化調整工作,將1小時雨強納入暴雨預警信號標準,同時在級別、閾值、防禦指南、發布用語等方面進行本地化修訂。

  為強化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應急管理部與中國氣象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強化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工作的意見》,明確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在組織修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時,要把氣象預警納入應急響應啟動條件,並強化直達基層責任人的氣象紅色預警“叫應”機制。

  “我們正不斷推進和深化以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為先導的全社會快速反應機制,例如當重大氣象災害(台風、暴雨、強對流等)高級別預警信息發布時,做到‘關、停、限、避、調’等措施與預警信號的固化綁定,提高全社會氣象災害防禦應對能力。”楊繼國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