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政綱中強調,要為年輕人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同建共融社會。
如何才能達到這一目標?方舟認為,唯有推動創新科技成為新經濟增長點,才能為青年創造高含量金的工作。
就香港宏觀經濟表現看,其實是不錯的,2019年之前,香港本地生產總值每年錄得2至4%的升幅,穩步上揚;同時失業率一直維持在3%左右,差不多“全民就業”,是十分理想的水平。然而,本地大學畢業生的第一份收入幾乎30年“原封不動”,同期通脹升幅不少,年輕人實際收入不升反跌。究其原因,是香港的服務業所占比重太高。
金融與服務業雇員難享經濟成果
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具有強勁的國際競爭力,但提供的職位有限,能分享其經濟價值的少。相反,服務業雖然吸納了大量就業人口,但由於行業屬性使然,管理職位少,基層崗位多,向上流動的機會少。
方舟舉了兩個例子作說明,2019年,金融業就業人口占據本港7.1%的常住人口,卻貢獻了21.2%的本地生產總值。與此同時,旅遊業就業人口占本地常住人口6%,僅僅貢獻了3.6%的本地生產總值。兩者就業人口占比相若,但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卻相差近六倍,收入差別也差不多。
香港發展創科產業,經濟多元化,情況將大為改觀。創科的競爭性雖然大,但也提供高增值的服務,創造更多機會,這將改變很多年輕人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