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呂中豪。(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桃園7月1日電(記者 黃文杰)桃園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呂中豪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蔡政府從2020年5月25日頒佈邊境管制禁令,迄今超過20個月,當然目前疫情趨緩,是有看到觀光產業的曙光,但是旅行從業人員自我比喻“重症病人”,剩下要不要加裝葉克膜,到底繼續搶救?還是乾脆放棄?相當折磨人。
他解釋,疫情之後的觀光旅遊業,政府到底有沒有清楚告知開放步驟?擔心一旦邊境開放,“報復性旅遊”都被大型旅行社搶走,中小型業者根本承攬不到,很多遊覽車司機陸續轉到物流快遞,若又回來開遊覽車,疫情捲土重來又要苦撐,除非天性熱愛旅遊行業,很多人寧願早點轉行,
呂中豪是桃園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自己經營旅行社,也擔任全聯會重要幹部。
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受訪提到,台灣疫情正在下降,邊境可能在7、8月可以考慮開放,華航及長榮航皆已拍板自七月開始大幅度增班,長榮航在北美航班增班規模最大。
呂中豪告訴中評社,7月之後,或許是觀光旅遊的分水嶺,不過還不到“旅遊大爆發”,多數還是放在9月、10月的包機。當然第二季跟第一季相比,旅行社訂機票業務,確實增加兩倍到三倍,這還沒有包括自由行跟航空公司訂票,這些數據看不到,只是海外旅游平安險業者不願意承保,旅行社會考量疫情下的海外出團旅遊風險蠻高。
他說,“觀光局”目前政策可招團、可預收,但是不能預繳訂金,訂金有民法保障,必須履約,會看到預約北海道4000位旅客,沒付訂金也不算數,這樣“不明確”讓旅行社更慘。
呂中豪指出,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日前表示,這波疫情慘況等同2021年5月,現在飯店業就像是“重症病人”,需要不一樣的療法,認為紓困比振興重要。但是他認為,今年更慘的是,明明知道自己是“重症病人”,剩下就是“要不要用葉克膜”?要不要救活?或者乾脆放棄?相當折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