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安倍通過個人外交能力,不僅提升了日本的國際存在感,也喚起了日本人失去已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比如,安倍任內,日本以輪值主席國身份先後舉辦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通過舉辦大型國際會議,與中國、美國等世界主要大國領導人並肩坐在一起,不僅彰顯了日本在國際社會的存在感和領導力,也讓國際社會的目光重新聚焦於日本。
再如,安倍任內積極的外交活動,從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一起訪問廣島,到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構建較為親密的私人關係,從先後近30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交流到以日本首相身份時隔近7年再度訪華,安倍在外交領域可謂縱橫捭闔,是進入21世紀,日本的其他首相無法比擬的。
而實際上,不論是2020年8月辭任首相,還是此次遭遇槍擊去世,安倍所獲得的國際關注度,比其他任何一位日本首相都要高。究其原因,可能也就在於安倍成功將日本帶回了世界舞台中央,刷新了日本在國際事務中的存在感和影響力。
當然,作為硬幣的另一面,安倍晉三在歷史問題上的言行舉措,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作為一名政治家的深度。
安倍是日本保守勢力的代表人物,他在擔任首相期間,不時發表的一些有關否定日本侵略歷史、粉飾對外侵略戰爭、鼓噪日本突破和平憲法限制發展軍備的言論,以及曾以首相身份高調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的行為,不僅助長了日本國內保守勢力的氣焰,而且致使日本在安倍執政的近八年時間裡出現了明顯的右傾化趨勢,並持續至今。
同時,也正是安倍缺乏對客觀歷史的真誠態度,並多次發表刺激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和人民的言論,導致在其任內,日本與包括中國、韓國在內的周邊鄰國的關係一度深陷低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