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德國擬取消2035能源碳中和目標
http://www.CRNTT.com   2022-07-12 10:04:35


  中評社北京7月12日電/據21世紀經濟網報道,這個夏季,一場聲勢浩大的熱浪席卷北半球,給愈演愈烈的歐洲能源危機又添了一把火。

  持續高溫天氣讓空調等電器用電量猛增,歐洲多地電力需求創歷史新高,歐洲電力交易所現貨價格一度突破400歐元/兆瓦時,逼近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天然氣是歐洲重要的發電能源,近期供應緊張格局正讓歐洲天然氣價格處於約160歐元/兆瓦時的相對高位,天然氣價格高企也加劇了歐洲電價壓力。

  歐洲以外的極端高溫天氣其實也在頻頻出現。在美國,由於熱浪持續侵襲,當地時間7月11日,得州電力需求有望再創歷史新高,該州主要電網運營商已經要求居民和企業節約用電。得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ERCOT)表示,11日總電力需求預計將超過79吉瓦,這將創造出另一個紀錄。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David Winter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地球無疑正在變暖。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就已經比工業化前高1.2°C,整個北半球的溫度異常最為顯著,一些國家氣溫上升了2°C。整體而言,極端高溫天氣發生的概率正在上升,這也會對正常的經濟活動造成不利影響。

  能源轉型急先鋒德國“開倒車”

  俄烏衝突未平,歐洲的能源危機又迎來夏季熱浪“炙烤”。面對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機,德國政府已經確認“開倒車”。德國擬修改環保政策法律草案,取消“在2035年之前能源行業實現碳中和”的氣候目標,這一修改已經在德國的下議院獲得通過。

  另外,德國政府早前已經選擇重回“燒煤時代”,燃煤和燃油發電機組得以重返德國市場,最新法律草案的通過意味著現階段煤電不再與環保目標相衝突。

  就在去年12月,德國新政府還承諾加快淘汰煤電。彼時現任德國總理朔爾茨領導的社民黨、環保為主的綠黨和親商的自由民主黨聯合組建了新政府,計劃將全面淘汰煤電的目標提前到2030年。<nextpage>

  但上月因北溪1號管道關鍵部件缺失,俄羅斯對歐洲輸氣量減少了約60%,引起了各國的緊張,德國更是宣布進入天然氣二級警戒狀態。重啓煤炭更是無奈之舉,若沒有能源,家庭、企業都將受到巨大打擊。此前,德國某化工巨頭相關人士曾警告,如果沒有足够的天然氣,其最大的路德維希港工廠將完全停擺。

  在談到煤炭的必要性時,德國副總理、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表示:“這很痛苦,但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減少天然氣消耗是完全必要的。天然氣儲備必須在冬季前填滿,這是最重要的。”

  需要關注的是,7月11日,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最大管道北溪1號展開為期十天的年度維護、暫時中斷供應,但歐洲政府、市場和企業紛紛擔心這次管道關閉時間是否會延長。

  北溪1號管道每年向德國輸送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上個月,俄羅斯出於技術原因將管道流量削減至管道總容量的40%,稱德國西門子公司未能及時將送去加拿大維修的氣泵裝置送回俄羅斯。

  而眼下正是德國等歐洲國家儲氣過冬的重要時段,德國政府計劃11月前把天然氣庫存提升至儲氣能力的90%,而現在僅為62%,因此非常需要北溪1號管道來填充庫存。

  不過好消息是,西方的態度已經開始軟化。加拿大10日已表示,將歸還西門子送修的管道設備。

  “至暗時刻”仍未到來<nextpage>

  盡管夏季高溫天氣已經讓歐洲面臨不小考驗,但更糟糕的時刻遠未到來。

  歐盟國家將在7月26日的緊急會議上討論冬季應急計劃,以確保有足够的天然氣儲備來應對供暖和電力的高峰需求。能源行業警告稱,如果俄羅斯切斷供應,冬天可能會更加艱難,因為從全球其他地方進口天然氣的選擇有限。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Frans Timmermans警告稱,在今年冬天,歐洲將因能源價格面臨非常激烈的、具有破壞性的衝突,應該在短期內恢複使用化石燃料來抵禦內亂的危險。“如果社會因為沒有能源而陷入衝突,那麼環保目標就是空中樓閣。我們需要確保人們在即將來臨的冬天不會感到寒冷。”

  目前的情況已經不容樂觀。德國聯邦統計局本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德國5月份的出口額環比萎縮0.5%至1258億歐元,而這是德國自1991年以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主要原因就是進口成本飈升。數據顯示,能源進口價格同比上漲了157.4%,其中天然氣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01.2%。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歐洲能源體系具有天然的脆弱性,自給率極低、高度依賴進口。全球範圍來看,2020年歐洲一次能源消費量接近90艾焦耳,占全球比重的16%,僅次於中國的26%。盡管消費量巨大,但歐洲天然氣、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產量較低,對外依賴度極高。

  在趙偉看來,因能源轉型“激進”及綠色能源波動較大,歐盟能源供需近年來一直較為脆弱。地緣衝突加劇了能源價格上漲,這激化了歐洲能源體系固有的脆弱性。

  對於接下來形勢的嚴重性,哈貝克甚至警告稱,俄羅斯削減歐洲天然氣供應可能引發能源市場更大的風險。<nextpage>

  哈貝克解釋,由於被迫以高價補平損失的氣量,能源供應商的虧損正在日益增加,對當地公用事業行業及其用戶(包括消費者和企業)可能存在溢出風險。“如果虧損大到他們不能承受,那麼整個市場就會在某個時刻崩塌,這是能源系統的雷曼效應。”

  除了德國,另一大經濟體法國也在備戰寒冬,法國能源密集型企業正在加快制定應急計劃,并將一部分燃氣鍋爐改造成燃油鍋爐,為將來因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進一步減少而導致停電做好准備。此次轉向石油的舉動也表明,法國希望優先解決能源價格飈升對當地經濟造成的成本,而不是轉向零碳燃料的長期目標。

  不過,法國相對於德國有一定的優勢。法國70%的電力依賴於核能,這意味著法國對俄氣的直接依賴程度遠低於鄰國德國。

  但更糟糕的是,歐洲能源問題持續的時間可能遠超想象。德國總理朔爾茨9日再次對能源危機的影響發出警告,稱能源短缺問題或將影響德國數年之久。朔爾茨表示,即使在冬季過去之後,應對能源短缺的措施也應繼續保留:“我們關心能源供應安全,這不是幾天的問題,而是未來數周、數月、數年的問題。”

  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聯邦網絡局局長穆勒也承認危機將會持續很長時間,天然氣市場的價格波動目前尚未影響到私人消費者,“但是很快每個家庭每年將要因此多支出2000至3000歐元,私人消費將受到嚴重打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