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3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1.3%,同比上漲9.1%。同比漲幅高於此前市場預期,再次刷新40年來的最高紀錄。
美國通脹“高燒不退”,導致民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這背後究竟是誰之過呢?
不顧專家警告 美國大量印鈔
首先,美國政府不顧專家警告,大量印鈔。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美國政府不顧輿論對通脹的擔憂,出台了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法案,大量增發美元。僅從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美聯儲就三次開動印鈔機,在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裡發放了近5萬億美元。當時包括前財政部長薩默斯在內的許多專家均發出警告稱,刺激力度過大可能會引起經濟過熱。然而美國政府卻對此置若罔聞。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大量的貨幣進入流通。對美國美聯儲縮表的預期造成了美元大量回流,叠加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也進一步推動了美國的通貨膨脹。
西方對俄制裁 推升大宗商品價格
其次,美國領導的北約不斷東擴,極度壓縮了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空間;同時,美國又不斷拱火澆油,導致了烏克蘭危機的爆發。烏克蘭危機爆發引發了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的多次制裁,這不僅衝擊了全球的能源市場和糧食市場,也推動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快速上漲,導致能源、糧食、食品價格的快速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