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需求預期轉弱 全球大宗商品回調
http://www.CRNTT.com   2022-07-21 09:57:08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歐美經濟體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導致市場對大宗商品需求方面出現擔憂情緒。石油、銅、鐵礦石等商品近期經歷了較大幅度調整,本周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

  自今年春季觸及階段高點以來,棉花、銅、石油、鐵礦石、鋁等期貨價格調整幅度均超過20%。分析人士指出,高通脹背景下,全球經濟回落預期成為了本輪商品調整的主要推手。在多個宏觀因素擾動作用下,年內大宗商品仍可能出現調整,但中國需求占主導的品種表現可能會更加抗跌。

  已進入調整周期

  近日,大宗商品表現不盡如人意。在市場預期美聯儲繼續緊縮的背景下,上周大宗商品價格再度調整并刷新近期低位。

  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美國原油期貨主力合約自3月份高點以來累計下跌了約24%;滬銅期貨主力合約從4月份高點算起,累計跌幅約26%;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自本輪高點以來累計下跌逾30%;滬鋁期貨主力合約自3月份高點以來下跌約26%。表現最不理想的是棉花,棉花期貨主力合約自5月高點以來累計跌幅達34%。

  多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制造業指數、工業產出指數、期限利差等指標均預示該國經濟衰退的幾率增加,全球經濟的衰退預期不斷升溫。以本輪商品大幅調整為起點,在宏觀經濟基本面預期不佳的驅動下,大宗商品市場已經進入了調整周期。

  “大宗商品大幅調整的背後,是高通脹背景下未來經濟回落所帶來的需求預期轉弱。”物產中大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景川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全球供應鏈的修複、歐美經濟在通脹數據創下40多年新高之後引發的美聯儲急劇加息以及縮表計劃遏制了經濟增長,大宗商品價格在高位失去支撑後大幅調整。

  “美聯儲持續緊縮,對主要金融資產均帶來利空影響。加息造成杠杆成本的上升,打擊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加杠杆的積極性。縮表則直接影響金融市場流動性,并且間接提升了資金成本。美元指數受此影響大幅上升,對商品價格產生利空效果。”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首席宏觀分析師李彥森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

  聚焦中國需求因素

  不過,在上周大幅調整之後,本周的大宗商品尤其是國內商品價格強勢反彈,多品種出現大漲行情。

  從反映全球大宗商品走勢的CRB指數走勢看,該指數自7月7日以來出現一定止跌跡象,此輪大宗商品跌勢會否就此止步?

  “經過短期內大幅下跌後,CRB指數出現了一定回升,這屬於恐慌情緒後的超跌反彈行情。”景川認為,目前商品市場整體的驅動力已經發生周期性改變,歐美通脹數據創下40年來新高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相關決策層若要抑制通脹,必然會傷及經濟及就業環境,PPI-CPI的剪刀差若要修複,也將導致大宗商品承壓,周期性趨勢難以在短期內發生逆轉。“因此,目前來看,大宗商品調整走勢可能尚未完結,反彈修複後再度調整的情況仍有可能發生。”

  “上周美聯儲多位高層表態支持7月加息75基點,導致市場對7月美聯儲加息100基點的預期有所下降。市場的緊張情緒緩和後,7月14日開始的兩個交易日,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反彈。因此,近幾日大宗商品反彈可能更多是受7月美聯儲會議政策預期的短期影響,而非整體趨勢的扭轉。從目前情況以及下半年預期來看,美國和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依然較高,大宗商品價格仍存下行風險。”李彥森認為。

  展望後市,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未來仍會快速加息,最早要到明年才會看到節奏放緩。從大類資產表現來看,大宗商品的“最好時候”或已經過去。

  就大宗商品走勢而言,李彥森預計,在美聯儲繼續緊縮、歐洲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持續上升、地緣局勢緊張造成的供給擾動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年內大宗商品整體仍可能出現調整。

  “相對來說,國內經濟處於疫情後的複蘇階段,并且下半年邊際表現或強於海外經濟體。因此,海外需求占比較高的品種,如能源、部分有色金屬,表現可能相對不理想。而國內需求占主導地位的品種,如黑色產業鏈相關品種,有相對更強的預期,但具體節奏仍需關注房地產投資、開工、施工修複的情況。”李彥森強調。

  從大類資產投資角度看,景川表示:“商品中的有色金屬和黑色系調整幅度明顯。相對來說,股票相關資產沒那麼悲觀,特別是IC(中證500股指期貨),其估值一度跌到歷史較低水平。因此總的來說,股指還具有一定配置價值。債券市場下半年可能會維持震蕩格局,機會并不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