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今年以來,素有“印度洋明珠”美稱的南亞島國斯里蘭卡遭遇嚴重社會經濟危機,進入7月份後情況更是急轉直下,政府宣告破產,總統也於近日辭職並離境。如今斯里蘭卡全國已進入緊急狀態,然而外匯見底、物價高企、社會動蕩等一系列難題依舊沒有解決。
如今,用“崩潰”一詞形容斯里蘭卡的狀況並不誇張。斯里蘭卡政府已見底的外匯儲備甚至無力支付貸款利息。與此同時,國內的通貨膨脹不斷加劇,物價正以十分駭人的速度上漲,其中食品價格漲幅超過50%,其他日用品的價格也迅速攀升。斯里蘭卡政府幾乎沒有外匯進口汽油、牛奶和衛生紙等基本生活用品以滿足民眾日常需求,甚至連學校裡用的紙張都已無法供應。如今普通民眾要排隊數小時購買生活中稀缺的燃料,許多人甚至等了幾天都買不到。極度嚴重的經濟危機很快演變成為大規模的社會動蕩,憤怒的民眾上街抗議,要求總統和總理立刻下台,甚至一度占領了總統官邸與總理府。
斯里蘭卡淪落到今日之狀況,原因錯綜復雜,簡而言之就是“兩內因、一外因”。
內因方面,斯里蘭卡經濟崩潰的首要原因是長期經濟結構單一導致的脆弱性。旅遊業一度占斯里蘭卡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並占外匯儲備的14%,是斯里蘭卡外匯主要來源之一。與此同時,斯里蘭卡還仰賴農業和服裝加工業。斯里蘭卡農業以茶葉、椰子、橡膠等出口創匯型產品居多,遠近聞名的錫蘭紅茶即產自當地。服裝加工也是斯里蘭卡重要的出口產業,因為其勞工成本較低且能享受歐美出口優惠。這些支柱產業都嚴重依賴穩定的國際市場,旅遊業依靠國外遊客,偏重出口的農業和服裝加工業依靠國外訂單。一旦全球範圍出現“風吹草動”,斯里蘭卡經濟就會遭遇巨大衝擊,這一隱患在當前風雲突變的國際環境下最終釀成國家危機。
另一重要內因是斯里蘭卡政府決策出現嚴重失誤。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是斯里蘭卡政府在去年4月份頒布的“化肥禁令”。斯里蘭卡政府出於“改善人民健康、促進國家繁榮”的考慮,宣布禁用化肥和農用化學品,要求農民必須使用有機肥料。禁令頒布時,斯里蘭卡政府承諾將承擔國家農業生產從傳統農業生產轉變為完全有機生產的成本,保證糧食價格穩定,並且每年向農民供應100萬噸有機肥料。然而,此後斯里蘭卡政府無力兌現上述承諾,大批農民未能領到所需的有機肥料,而停用化肥的耕種地由於缺乏養分,作物產量顯著下降,大片耕地甚至荒廢。這一政策頒布後的半年內,收成不好的農民收入大幅下降,斯國內大米產量下降20%,價格飈升50%;胡蘿蔔和西紅柿價格上漲5倍之多。看似美好的有機農業之夢,卻釜底抽薪般嚴重損害了斯里蘭卡農業,不僅重創農民收入水平,推升了食品價格,甚至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糧食危機,許多家庭要麼無糧可買,要麼無錢購買,只能忍受饑餓。許多專家認為,政府管理失誤對此次斯里蘭卡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