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果全球變暖的趨勢不加以控制,未來的高溫天氣還會增加和持續。面對這種情況,各國政府,甚至每個人都有責任為減緩全球變暖貢獻力量。
到今天,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開始前高了1攝氏度。IPCC指出,僅這1攝氏度就已經令現代人生活在一個12.5萬年以來最熱的時期。
因此,減排溫室氣體是各國需要完成的剛性任務。聯合國提出的目標是,將氣溫上升控制在比前工業時代高1.5C以下,才能阻止氣候變化產生最危險的影響。要做到這一點,全球碳排放需要在2030年底之前至少減少43%,在2050年之前將碳排放淨值歸零。
不過,這個任務能否完成,的確讓人憂心。因為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估算,2021年的能源碳排放上升了6%,是歷來最高。2022年的碳排放還沒有統計和公布,但可能不會低於2021年。
尤其是俄烏軍事衝突爆發,世界能源供應產生了節點之變,歐美各國為了不採用俄羅斯的天然氣和原油,將可能轉而採用更多的煤炭,這也可能增加碳排放。
不過,能源利用和減少碳排放的另一個途徑是重新開放核能,如德國就可能重啟已經停用的核能發電。而核能的使用,可能會達到減少碳排放的目標,從而減少極端熱浪天氣。
2021年8月,歐洲經濟委員會發表的一份有關核能的技術簡報指出,如果將利用核能排除在外,世界將不能實現已經商定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
因為核電是一種低碳能源,在過去50年裡,避免了約74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近兩年全球能源相關排放的總和。而且在此期間,祗有水電在避免碳排放方面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因此,核能和水電等,可能是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作為個人來說,在生活中處處節約能源,也是對減少溫室氣體和熱浪做出貢獻。積少成多,都可能為減少熱浪和極端天氣貢獻綿薄之力。
說到底,不管是全球各地近來頻頻出現的高溫天氣,還是北極格陵蘭島的冰蓋正在大面積融化,對於人類都是一個重要的提醒和警示——保護全球環境,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