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北京市實施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形成了首都紅色文化弘揚傳承的重點品牌。近年來,北京市不斷完善紅色資源保護利用體制機制,相繼印發《關於加強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遺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的實施意見》《北京市關於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實施方案》和《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等規範性文件,著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顯著改善了革命文物保護狀況。通過集中連片保護,形成了以北大紅樓及周邊革命舊址為代表的建黨文化資源,以盧溝橋和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為代表的抗戰文化資源,以香山革命紀念地和香山革命紀念館為代表的創建新中國文化資源三大紅色片區,並推進了對原平西、平北等革命舊址的傳承和保護工作,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影響。當然,在革命文物保護過程中,也有個別區域囿於資金、人力限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相關資源還需要適當向北京市郊區革命文物傾斜,最大限度地實現革命文物的保護目標。
活化利用,用好革命文物這一“生動教材”
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
2021年6月29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在北大紅樓正式與公眾見面。此外,先後與觀眾見面的,還有集中保護修繕的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共31處。展覽及相關革命文物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是怎麼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怎麼來的,為公眾上了一堂鮮活而又生動的黨史課。
近年來,北京市立足自身資源優勢,立足三大紅色片區,用好革命文物、紅色典籍、紀念設施、紅色劇目等紅色資源,充分運用革命舊址、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和各類紀念設施,就近就便開展體驗教學、主題黨日等活動,因地制宜開辟“第二課堂”,讓舊址遺跡成為“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讓英烈模範成為“黨史教師”,活化利用革命文物,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比如,北京市西城區通過盤活老胡同等資源打造立體博物館、開展“騎尋紅色地標”活動等,還通過組織專題展覽、主題講座、沉浸式演出等多種活動,讓紅色文化資源成為革命教育的重要課堂。據瞭解,北京市目前擁有的市級及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經達到206家。其中,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42家,紅色文化類教育基地60餘家,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當然,革命文物資源的利用也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情況。這也需要各區域結合自身優勢,探索嘗試新路徑。比如依托革命舊址、紀念館、博物館等革命傳統資源發展紅色旅遊,既能滿足人民群眾出門旅遊、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需求,又能滿足人民群眾學習革命歷史、感受革命文化的強烈願望,逐步成為旅遊發展新亮點。一些區域還可以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系統規劃紅色鄉村旅遊線路,實現革命文物利用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