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2022年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農業文化遺產”概念、發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倡議20周年。20年來,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多方響應,成為全球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推動者、積極踐行者和主要貢獻者。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創造了稻作、粟作、農林牧業混合及經濟作物等類型衆多的農業生產系統,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2005年6月,浙江省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成為首個正式授牌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至2022年5月,全球共有22個國家的65個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其中中國有18項,居全球首位。期間,中國政府、企業、學界、遺產地居民多方協作,使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了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方案。
2005年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成為首個農業文化遺產地後,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聯合編制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國家行動框架》,通過學術研討、論壇、培訓等方式,對試點地區項目進行指導,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2012年農業部啓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評選工作,至2021年底共分6批發布了13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和保護農業文化遺產還被寫入2021年6月起實施的《鄉村振興促進法》,足見中國政府對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2016年底公布的具有保護潛力的408項農業文化遺產項目,這為以後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農業文化遺產”概念後,中國學者立即對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概念、內涵、特征、價值、申報、管理、保護、開發等問題展開研究和討論。隨著研究的深入、遺產地的增多,個案研究受到重視,其中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雲南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因較早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且具有較高的生態、文化、經濟、科學研究價值而受到學者的更多關注。相關研究成果為其他遺產地的產品生產、遺產旅游、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民增收提供了借鑒。
在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實踐中,各地始終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多方參與、惠益共享”的原則。地方政府是政策制定者和資金支持者,農戶是最基本的生產單元,各地龍頭企業則起到了組織與引導作用。各遺產地因勢利導,形成了優勢產品生產型、資金政策支持型、龍頭企業帶動型、產業融合發展型和農民經營主體型,這五種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不同模式。
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帶來的農產品品牌價值在10%—30%左右,對當地居民的直接收入貢獻率接近40%。遺產地農民因為收入提高而增加了遺產保護的自覺性和文化自信。為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各遺產地拓展農業功能,拓寬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路徑,把農業文化遺產資源變成賦能鄉村振興的增長點,形成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文化傳承融合發展的中國特色農業文化遺產動態保護模式,為全球可持續農業的發展及遺產保護貢獻了中國智慧。日本、韓國、法國、意大利、墨西哥、尼日利亞等多國與中國在農產品推介、文化創意、休閑農業、遺產旅游等方面開展了全面合作,共同推進全球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