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科技賦能 為海外中文學習者提供更多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22-07-29 14:33:10


 
  吳瓊表示,教學實踐證明,中文學習時間的靈活化,對有時差的學習者來說特別友好,讓學生不至於耽誤學習進度。

  王晶將中文學習比作跑一場馬拉松,“需要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地積累。新技術的發展則是助推器,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讓中文學習可以不受場所和時間的限制,從而讓學習變得更多樣、更便捷”。

  學習模式多元化

  “如果不是在線上學習中文,我對中國的發展不會有這麼深的立體體會。”劉正曦正是通過漫中文,瞭解到中國的線上支付、共享單車等。

  劉正曦的感受正體現了漫中文“在”系列課程的研發宗旨。該系列課程,均來自中國的現實生活,比如真實再現了北京早晚高峰時的東直門地鐵站、外國友人常去打卡的四季民福烤鴨店等,並根據這些場景設計了日常對話,讓學習者瞭解在中國如何乘地鐵、如何在餐館點菜以及如何到醫院掛號看病等。

  吳瓊在教學中也常用到漫畫、視頻、遊戲等輔助教學手段。在課堂上,她會用動畫演示漢字的筆順,播放講解成語、詩詞等的視頻,帶著學生玩從網上下載的中文遊戲,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並讓學生瞭解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由此可見,即使是傳統的中文教學課堂,在科技賦能背景下,教和學的模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接受本報採訪的幾位中文學習者表示,無論是教師的可選擇,還是課程模式的可選擇,都帶來了學習模式的變化。“比如,老師不再是固定的,可以選擇一對一課程,也可以選擇人工智能課程,有時候,動畫視頻中的角色也可以是老師。”

  相關專家普遍認為,線上課並不能完全替代線下課堂,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書博強調,要根據自身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和平台。“比如,有時候,趣味性的課程可能無法滿足專業學習的需要。我自己的解決辦法是參加各高校開設的慕課,在經驗豐富的高校教師引導下,徜徉於中文的海洋之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