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纪委监委示范带动下,全省各市州各部门大力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本土特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以干部群众耳熟能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创作廉洁文化精品,打造特色品牌,开展廉洁文化“六进”、“板凳课堂”等活动,不断丰富廉洁文化供给,让廉洁元素随处可见,渗透进干部群众日常工作生活,推动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省文联筹备拍摄反映西路军将士忠诚于党、浴血奋战历程的电视剧《英雄的旗帜》,通过精品廉政文艺作品,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廉洁自律。
临夏回族自治州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形式,传唱《群众的利益高于天》《当官不把银钱贪》等经典曲目。
“吆咦吆呵,防微杜渐常自纠,百姓心中有杆秤,青红皂白分得清……”陇南市两当县将廉洁元素融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当号子中,通过特色传统节会等将廉洁文化送上舞台。
兰州市皋兰县则以“兰州鼓子”为载体传播廉洁文化,排演《南湖的灯光》《万代功勋》等极富时代感的新曲目,旧曲新唱,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必须全方位发力,久久为功推进。杨恒说:“目前,我们与省委网信办、省文联联合主办的廉洁文化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已经启动,将广泛发动社会公众参与,持续营造和弘扬崇廉拒腐的社会风尚。”
强化警示震慑 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
“我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不能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不能艰苦朴素过日子,生活奢靡浪费,贪图享受。在这种心理影响下,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毁灭。”不久前,甘肃省委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现场播放的警示教育片《变质的一线总指挥》中,兰州市安宁区委原书记严志坚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强化警示震慑,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甘肃省纪委监委在强化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的同时,不断加大警示教育力度。
查处腐败案件,刮骨疗毒之后,痛定思痛,吸取教训。甘肃省纪委监委将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作为反面教材,聚焦重点人员、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确定不同主题,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深刻剖析违纪违法根源,切实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效应。同时,锁定“地区病”“行业病”,从不同层面、不同职级、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中精准取材拍摄警示教育片,力求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