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態底色更加亮麗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智慧雨林平台監控中心,大屏幕上一只黑色海南長臂猿正在采摘果實,吃得津津有味;另一側屏幕上一只赤紅山椒鳥站在枝頭張望,護林員的巡護路徑等也都清晰可見……而當有陌生人、陌生車輛闖入時,系統會發出“滴”“滴”“滴”的警報聲。
“這是由卡口監控相機、振動光纖、振動傳感器及紅外綫熱感應觸發相機組成的電子圍欄,已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吊羅山片區全面鋪開,實現智慧化物管與人管相結合。”工作人員小何介紹,國家公園其他片區“電子圍欄”鋪設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預計5年內全部完成。
自2019年啓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以來,海南從修複整合自然保護地、開展系統生態修複、健全科研和監測支撑體系、建立嚴格的執法制度等多方面著手,將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越織越密。3年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至少已發現30個新成員,包括11個植物新種、6個動物新種和13個大型真菌新種,本已瀕臨滅絕的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穩步增加。
這十年,海南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國之大者”,取消對全省2/3市縣的地區生產總值(GDP)考核,率先劃定省域生態保護紅綫,實施“三綫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以標志性工程為抓手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實施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清潔能源島建設,在全省範圍內推行“禁塑”、推廣裝配式建築、滾動推出“六水共治”、打造博鰲東嶼島零碳示範區等六個標志性工程。
在一系列強有力保護措施下,海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生態環境質量始終處於全國領先水平。細顆粒物(PM2.5)濃度從十年前的25微克/立方米左右下降到1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始終保持在99%以上,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從十年前的75%提高到99.6%,水質、土壤環境總體優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