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適應中國發展新階段要求、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實踐證明,應對國際市場變化和國內經濟發展面臨的壓力,形成供給和需求的良性循環,從長期來看都是從供給側著手,通過深化改革厚植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釋放經濟增長的活力,促進更多優秀企業的發展。
光明日報發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尚會永、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劉峰文章表示,當前,中國已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超大規模的內需市場,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成為輻射和帶動產業鏈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雙循環發展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加快建設一批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中國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的發展中經濟體,大力培育並加快建設一定數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改善國內供給水平、增加居民收入、提升經濟循環質量的重要支撐。
加快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夯實經濟雙循環的基礎
文章認為,無論是國際經濟循環還是國內經濟循環,都是以企業能夠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為前提的。因此,擁有一定數量高質量發展的企業是暢通經濟雙循環的前提和基礎。目前,以自動化、智能化為代表的新技術、新設備正在廣泛應用於生產和消費各個領域,由此帶來企業成本結構和競爭格局的巨大變化:全球領先的企業更有條件利用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和設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全球化採購降低生產要素的購買成本,從而新技術的應用正在使領先企業的競爭優勢得到進一步加強,各個行業的市場集中度都在不同程度地提升。因此,在新的技術趨勢和產業變局中,大力培育並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已刻不容緩。
中國經濟主體數量眾多,但發展具有不平衡性:既有一部分已充分融入全球產業鏈,具備國際領先的產品開發、生產及分銷能力的優秀企業;也有不少服務於本地市場,在新產品開發和管理體系建設等方面表現欠佳的一般企業。促使中國企業趕上甚至引領國際產業發展與技術變革的潮流,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以更高質量的市場主體夯實經濟雙循環的基礎,一方面應發揮好優秀企業的示範引領作用,通過產業鏈、供應鏈帶動更多企業實現更好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深化改革支持和幫助更多本土企業形成更高水平的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全球化運營能力,不斷提升國內市場主體的發展質量。從國內來看,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能夠發揮人才和管理的溢出效應,改善國內同類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也能夠通過跨行業合作“賦能”其他行業的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帶動居民的勞動能力和收入水平同步提升。從國際來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能夠增加中國在國際產業鏈、生態鏈中的話語權,從而帶動產業鏈和生態鏈中關聯企業增加對中國的投資,並為中國企業在新的產業變革中抓住機遇更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通過培育世界一流企業提升產業鏈的完整性,打通經濟循環的斷點、堵點
文章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大量中國企業快速融入全球產業鏈,不斷吸收先進的產品開發、技術管理、全球化運營的成熟經驗,中國逐漸形成了更加完整的產業體系,但在一些重要領域仍然存在本土企業難以供給的“卡脖子”技術和產品,不利於保障產業鏈平穩運行,甚至會轉化為經濟循環中的斷點、堵點問題。
應該看到,解決產業鏈中關鍵技術和設備的“卡脖子”問題與培育世界一流企業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那些生產“卡脖子”技術和產品的跨國公司,通常也已躋身世界一流企業的行列,他們具有在技術開發方面的前瞻性戰略眼光、能夠在關鍵技術上進行大規模持續的資金和人員投入、已具備了全球化的生產和銷售所帶來的成本優勢等突出特點。因此,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打通經濟循環的斷點、堵點,有賴於國內更多世界一流企業的崛起。這就需要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建立起以企業為主的技術研發體系,比如進一步優化企業技術研發的投融資模式、制訂和執行更為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使企業能夠勇於進行長期的、高強度的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敢於攻克“卡脖子”難題,並在邁向世界一流企業的進程中,不斷提升產業鏈的完整性和運行效率,打通經濟循環的斷點、堵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