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強網絡對業務的感知能力方面,IPv6將應用的需求信息封裝在數據分組中,使網絡能感知應用及其需求,便於進行流量調度和資源調整。“過去我們的網絡只能‘看到’原地址、目的地地址,不知道這個‘包裹’承載什麼樣的業務。現在,我們直接從IPv6地址裡直接感知這個業務。”鄔賀銓舉例,“比如,企業希望敏感數據在本地處理,但是一般的數據是‘上雲’,IPv6可以識別究竟哪些數據在本地處理,哪些數據‘上雲’,甚至可以幫助選擇合適的‘雲’。”
進入規模商用階段,IPv6用戶及流量均實現規模增長
我國IPv6起步較早。早在2003年,國家就啓動了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并於2006年開展了現網試驗。2008年,我國建成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純IPv6下一代互聯網,并取得了一些領先技術和應用成果。此後產業發展加快,到2014年已有1億部支持IPv6的終端上市。2017年至今,IPv6進入規模商用階段,用戶及流量均實現規模增長。
我國IPv6的規模部署和應用正處於全面推進之中。2017年11月,中辦、國辦印發《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提出“加快推進IPv6規模部署,構建高速率、廣普及、全覆蓋、智能化的下一代互聯網”。“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擴容骨幹網互聯節點,新設一批國際通信出入口,全面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
2021年7月,中央網信辦等部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末,全面建成領先的IPv6技術、產業、設施、應用和安全體系,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8億,物聯網IPv6連接數達到4億。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到70%,城域網IPv6流量占比達到20%。
教育網絡在國內較早開展了互聯網關鍵技術的探索。1994年建成的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是我國自行設計和建設的第一個采用TCP/IP協議的全國性計算機互聯網絡;2004年建成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核心網絡——CERNET2即采用純IPv6技術,標志著我國對互聯網關鍵技術開始探索與研究。
2021年4月,未來互聯網試驗設施高性能主幹網開通,核心節點分布在40所高校。它不僅基於純IPv6網絡,同時可以支持下一代互聯網真實源地址驗證體系。該體系支持互聯網的端系統地址精確定位和溯源,突破了下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的安全可信關鍵核心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