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鑒於當前重大項目資本金比例普遍為20%左右,最低可降至15%。3000億元金融工具可用於補充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在內的重大項目資本金、但不超過全部資本金的50%,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由此推算,包括發揮搭橋作用在內,其最高可帶動約1.5萬億配套融資。不過,具體規模也要看實際執行情況。
商業銀行首筆配套融資業務落地
在助力穩定經濟大盤,支持基礎設施基金重大項目落地方面,商業銀行積極履行責任擔當,首筆配套融資業務已落地。
《證券日報》記者日前從農業銀行獲悉,該行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基金重大項目配套融資支持工作,密切關注基金投放進度,通過總分支四級聯動,加快推動項目落地。7月31日,在國開基礎設施基金1.38億元資本金投放到位的第一時間完成蘇台高速項目1.32億元貸款投放,實現全國商業銀行首筆基礎設施基金項目配套融資。
“重大項目建設周期長、資金需求大,除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作為托底外,也需要商業銀行給予相應的配套資金。”梁斯建議,商業銀行可積極參與重點項目包括其上下游子項目的建設,使用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等工具帶動社會資本參與。
王青認為,監管層近期多次要求“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貸款投放,保持貸款持續平穩增長”。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在加大信貸投放的過程中,可主動與基礎設施基金重大項目對接,提供配套融資支持,有效擴大自身新增貸款規模。作為逆周期調控工具,基礎設施基金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在下半年及時發力,推動宏觀經濟盡快回歸合理運行區間。為此,商業銀行也要跟上節奏,及時調配信貸資源,在審貸流程、貸款利率等方面增加彈性,確保配套信貸資金及時足額投放。
“農業銀行為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基礎設施基金支持項目匹配專項信貸政策,並在定價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進一步發揮好綠色通道、聯合會商等機制,在把握實質性風險的基礎上,提高審批效率。”農業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表態,要科學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的前提下,聚焦疏通卡點堵點採取的有效舉措,既能為項目解決資本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又能更好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配套融資支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有助於保持投資穩定增長。
另據記者瞭解,部分商業銀行積極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政策性銀行,推進項目對接,爭取早介入、早謀劃、早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