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土地。我們傳統的城市規劃,往往以各自行政管轄邊界為範圍,來進行土地的規劃。但是,都市圈內建設的軌道交通,所穿過的土地,可能是大城市的郊區,可能是農田,甚至是基本農田。那麼,未來都市圈的同城化跟當前的土地制度之間形成的矛盾,就會日益凸顯。
再看人口。由於當前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很大程度上仍然以行政管轄邊界來進行配置,甚至是按照戶籍和非戶籍來配置,尤其是子女教育、公租房、廉租房等服務。隨著未來都市圈的同城化程度提高,住在外圍的一些人口,就業和通勤往往跨越城市行政管轄邊界,甚至是省級行政管轄邊界。在現有配置體系下,這些人在中心城市創造了經濟價值以及稅收,但卻無法享受與之匹配的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務。因此,需要在都市圈之內,中心城市、中心城區跟郊區和外圍的中小城市之間,形成一體化的發展和利益共享機制。
當前,我們的跨城市和跨省級的協調機制在逐漸建立。例如長三角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設有長三角辦公室,如今長三角“三省一市”有越來越多的跨省協調機制。但是,要讓一體化協調機制,在城市群和都市圈範圍之內,更多更好地發揮作用,未來要突破的重點是利益共享機制。
可以借鑒一些國外的先進經驗,如歐盟內部,有一些跨越國家邊界的發展區,國家之間在談好稅收共享機制以後,就可以在跨界的地區成立產業區,來共同發展。此外,還可以根據國內實際情況,進行帶有中國特色的創新機制。比如近些年的飛地經濟,就是這樣一種模式。即將飛地建在中心城市的外圍地區,由中心城市提供技術和產業發展經驗,甚至扶持資金,而建設用地指標由外圍來提供,大家共享稅收。有些占地比較大的飛地,也可以建立在較偏遠的地區。
但是坦率地說,飛地經濟模式並不能完全解決城市群和都市圈一體化面臨的問題。因為,隨著生產要素市場的一體化,大量的經濟和人口向中心城市和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聚集(這是一個客觀趨勢)。與之相應,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規模差距和稅收規模差距就會逐漸擴大。因此,需要建設更多的一體化機制,讓中心城市所產生的經濟增長效應與外圍地區共享。例如,探索在城市群範圍之內進行轉移支付,通過財政方式加大對外圍地區的投入;或通過一體化基金,對外圍地區進行投資,特別是對有當地發展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投資;也可以是相對發達的地區與相對欠發達地區,進行一對一的結對等。
人口集聚與公共服務配套
文章指出,人口向以中心城市為中心的都市圈集聚,是一個客觀規律。人口的集中會帶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需求。因此,一個總體方針是,要不斷地順應人口的增長趨勢,來優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數量、質量、空間布局。
具體到住房,就要增加相應的住房用地,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住房供應的結構。通過增加住房供應的總量,讓商品房的價格不要漲得太快;與此同時,通過增加公共租賃住房的土地供應比重,讓暫時買不了房、收入不夠高的一部分群體,也能夠滿足居住需求。
住房的空間布局上,要考慮到一些就業在城區,但收入並沒有那麼高的群體。尤其是消費型服務業領域,如餐飲、外賣快遞、家政服務員和超市的工作人員等等。這就需要在中心城區也適當地布局公租房。不能因為中心城區地價很貴,所以在中心城區開發商品房,而把公租房都布局在郊區,甚至外圍的一些地帶。這可能會導致中心城區的住房供不應求,而較偏遠的地方公租房閑置的現象。實際上,在我們一些大城市的發展中,已經出現了這種我稱之為“空間不匹配”的情況。
其次,公租房的需求主體,主要來自於相對低收入的群體,這其中很有可能就包含了一些外來人口。那麼,如何讓公租房,以低收入為標準,覆蓋到外來人口,而不完全按照戶籍身份來提供,這是要不斷地突破的。我們實際上也在突破。但當前更多地是按照行業或者重點企業來進行提供。未來是否可能逐漸過渡到以收入和就業為實施標準,讓家政服務員,外賣小哥等群體(特別是靈活就業者),也能納入住房保障體系。
公共服務的提供,也要逐漸適應常住人口的數量結構和空間布局。一是目前沒有與戶籍等掛鈎的公共服務,如文化體育設施、公共衛生等,這部分比較容易解決,主要是要適應常住人口的增長,而提供增量的公共服務。二是與戶籍掛鈎的,如教育、公租房/廉租房等。這部分主要還是要去適應總人口的增長,逐漸地把公共服務的提供與常住人口掛鈎,而不是根據戶籍掛鈎。三是與房子屬性掛鈎的一些公共服務,比如教育。理想狀態下,長租租戶在享受公共服務方面,應該要能夠逐漸與購房者實現平等待遇。這一點目前仍然任重而道遠。
目前在國家層面,已經非常明確,要讓公共服務的提供按照常住人口來配置。但是還有很多細節,我們期待隨著改革的逐漸深化,能夠慢慢達到理想狀態。
|